为切实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推动“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根据浙文旅非遗〔2018〕3《浙江省文化厅关于试行开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3+N”保护行动的通知》,中国丝绸博物馆拟制定2019年度保护计划:
一、举办年度座谈会
国丝馆继续主办“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探讨“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对策。同时,尽快建立“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联盟”,这不仅是履约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落实对该遗产保护措施的承诺,有利于这一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继续做好项目统筹、协调工作
综合指导该项目在浙江省各个子项目的开展,协调联系各省各子项目之间的传承保护、协作发展,为筹划项目履约报告中浙江部分的内容做好准备,并统筹撰写项目整体履约报告。
推动浙江省文旅厅与海宁市政府共同合作,在海宁云龙茧站建立并运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研究中心与传习基地”。
三、持续开展项目普及和推广工作
利用国丝馆特色,将社会教育活动特色品牌“女红传习馆”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结合,不断创新,做强做大。
女红传习馆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志愿者的力量,助力传习馆工作。精心策划针对亲子、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各项手工体验活动,开发与蚕桑丝织技艺有关的系列课程,走进各合作院校开设传统技艺系列课程,配合相关展览举办高级研习班。
春季在杭州、上海两地继续开展科普养蚕活动,在各中小学推广相关流动展览和讲座,加深中小学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了解和喜爱。
结合国丝馆陈列设计和本项目内容制作适合中小学校园和普通民众展览的流动展览,培训志愿者走进校园、走近社区宣传讲解。
举办国丝汉服节,创建博物馆手工艺传习联盟。期间,通过展览、讲座、文物鉴赏、汉服之夜、论坛等活动,将本项目中的织造技艺与传统服饰之间获得更为紧密的衔接。
深化“蚕乡月令”活动,重点挖掘“清明蚕乡轧蚕花”和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小满节气的“蚕乡非遗体验之旅”的课程内容,推广不同节气与本项目有关的体验活动。
利用寒暑假开展研学之旅,重点策划举办本项目主题相关的杭嘉湖丝绸文化之旅或江南三织造之旅。
四、加大项目相关活动的展示和宣传
在国丝馆举办与本项目相关的如“一衣带水: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天染:当代设计作品展”等临时展览,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作计划在北京举办“中国蚕桑丝绸文化展”
扩大国丝馆夜间开放的活动项目“丝路之夜”的影响力,整合资源,强化合力,丰富内涵,在计划中的活动中开设可与本项目相关“汉服之夜”、“旗袍之夜”。
继续利用各种传媒途径做好本项目相关宣传,立足加深馆方自媒体就本项目的宣传报道,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各大媒体合作,宣传本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落实相关学术活动成果的发布
结合国丝馆年度计划和临时展览、社教活动,举办本项目相关的讲座活动,以及编辑传统技艺讲座内容并出版。
编写国丝馆女红传习馆相关经典手工活动的教案并出版。
编写涉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内容的科普口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