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承活动开展:一是将结合塘栖古镇和超山旅游景区建设,将塘北村蚕桑丝织文化生态游纳入其中,在塘栖枇杷节期间推出蚕桑丝织文化一日游,让市民群众零距离体验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及相关蚕桑生产习俗。二是在塘栖镇及周边地区范围内开展余杭清水丝绵制作达人技艺大赛,选拔下一代传承人,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拓宽宣传渠道,使余杭清水丝绵技艺保护有可持续传承的动力。三是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了解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织文化,体验农家养蚕、剥丝绵、缫土丝等劳动场景,参与采摘桑叶、制作余杭清水丝绵等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计划在区内部分中小学开展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展示进校园活动。
取得的成绩:
1.项目核心技艺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当地镇街、传承人群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余杭清水丝绵制作的核心技艺“煮茧、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兜、晾干整理”等多道工序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其制作技艺的“清”、“纯”、“匀”的突出特点,即水要清,水清则绵白;绵要纯,杂质要去净;兜要匀,厚薄要均匀等重要内容均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在传承实践中,传承人研究出了在煮茧时加入一定量的老碱、香油来提升丝绵品质的方法,使得余杭清水丝绵更加柔软顺滑。
2.项目传承人群持续增加,代表性传承人影响力不断扩大。命名了俞彩根、胡农仙、胡玉花等一批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的重点传承人,并发放一定的传承津贴。认真实施服务传承人“三必访、五必报”制度,让传承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开展授徒仪式,举办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培训,请优秀艺人传授经验,培养中青年传人。重点扶持俞彩根的清水丝绵制作作坊为传习所,使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后继有人,活态传承。2018年5月,俞彩根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到了《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慕名前来向她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她的清水丝绵制作作坊也不断扩大,她的女儿、儿媳都加入了传承队伍。
3.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媒体关注度不断提升。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水丝绵制作技艺,每年5-6月,推出蚕桑文化风情游,以塘北村为基地,现场展示缫土丝、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接待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看。同时,积极组织清水丝绵项目参加各类展览活动。如2017年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二届长江非遗大展等重大非遗展会。2018年参加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开幕式暨“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浙江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展演,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的关注。
4.项目进校园、进文化礼堂传承发展,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在塘栖三中、塘栖一小等学校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编撰乡土教材,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了解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织文化,体验农家养蚕、剥丝绵、缫土丝等劳动场景,参与采摘桑叶、制作余杭清水丝绵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塘栖镇部分文化礼堂开展传承实践活动,吸引更多人来关心、支持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5.项目研究和成果编撰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效益得到提升。近年来,围绕“清水丝绵保护发展”这一主题,加强与兄弟县区、其他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项目保护工作的学术研究。如2018年4月,举办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邀请省内专家和一线工作者以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保护为重点内容,交流研讨了蚕桑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了项目的科学有效、可持续发展。同时编辑出版了《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专著和连环画。此外,不断加大对蚕桑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课题试验等蚕桑文化基础研究投入,促进清水丝绵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
2.存在的问题:
(1)桑树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种桑养蚕的农户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传承式的清水丝绵制作逐渐减少。
(2)由于手工制作清水丝绵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高,从事该项目的传承人以五六十岁的农村妇女为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较少且流动性大,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3)由于科技的发展,机器生产等新技术对传统手工制作的清水丝绵造成了巨大冲击。各类填充物层出不穷,也使得最具特色的清水丝绵制作工艺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扩大传承基础,增强延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