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与实践总结(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12-11
辑里湖丝因产于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史料记载,南浔辑里村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明代史料书:“天下蚕桑之利,已莫胜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公元1840年编印的《南浔镇志》载:“雪荡、穿珠湾,俱在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公元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用湖州南浔辑里村产的生丝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并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在现代自动化缫丝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辑里湖丝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为了保护这一传承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十年来,南浔区充分挖掘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内涵,从制定保护规划、打造大型节庆品牌、建设专题技艺展示馆、举办理论研讨会、撰写非遗丛书、编创精品文艺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辑里湖丝制作技艺这一传统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将十年来的保护传承情况总结如下:


一、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情况

2011年,南浔区根据浙文非遗[2011]33号《关于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的通知》要求,制定了辑里湖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方案。2018年,根据《浙江省关于开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3+N”保护行动的通知》要求,制定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保护行动年度计划。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进一步指明了我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保护工作的方向,细化了该项目开展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进程。


二、打造节庆品牌,扩大影响力
十年来,我区着力打造“辑里湖丝文化节”这一重大节庆品牌。2012年5月15日,“浙江·南浔首届辑里湖丝文化节”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地南浔镇辑里村开幕,并以两年一届的模式发展至今。第一、二届辑里湖丝文化节,以“体验桑蚕文化,保护辑里湖丝”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辑里湖丝文化,加强创新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化节期间,主办方开设湖丝手工制作观摩课堂、传统家庭养蚕方式体验、举办辑里湖丝文化交流座谈等系列活动,以期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来推介辑里湖丝,进一步弘扬辑里湖丝文化。自2016年起,活动正式更名为“浙江·南浔辑里湖丝文化旅游节”,由南浔区人民政府、南浔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南浔区委宣传部、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承办。这次品牌升级加设了非遗项目游客体验区、桑果采摘区、农耕种桑体验区等,进一步着力对外推广,将非遗文化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年参与游客达上万人。

近年来,“辑里湖丝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区重点节庆活动品牌,通过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日益扩大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宣传展示,加强基地建设
2010年至今,南浔区相继建立多个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相关的非遗展示场馆,使该技艺既能以静态展示的方式保存实物资料,又能以活态演示的方式贴近人民群众。
2010年,在南浔区人民政府、南浔古镇管理委员和南浔镇人民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建立了南浔辑里湖丝馆,总计投资680万。该展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860平方米;设有情缘世博、天虫之歌、流金岁月、掘起上海和魅力南浔5个展示厅;展出实物165件,图片510张。湖丝馆建成后,作为南浔古镇景区内的一处景点正式对外开放,结合旅游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辑里湖丝制作技艺活态展示,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观赏,在群众中反响良好,年参观人数超过8万人次,不仅成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重要展示场馆,更被确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以50亩桑树林为基础的“国丝文化园”建成,位于辑里湖丝发源地南浔镇辑里村。园区以传承弘扬辑里湖丝文化为宗旨,以发展开拓蚕桑丝绸综合产业为特色,同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湖州市农科院及众多蚕桑丝绸界的专家建立密切关系,是首批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建“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之一。2013年与浙大一起研发了桑叶茶后,又开发了桑芽菜、桑叶菜、桑葚冰酒等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有辉煌丝绸文化故事传承的,绿色、生态、科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型蚕桑农业,打造非遗品牌化农业之路。
2014年,辑里湖丝制作技艺教育传承基地分别在南浔横街小学、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建立,把“顺辑里丝之源,探人文南浔”作为一个课题提上日程。通过理论传承、技能传承、精神传承三个课程目标将该非遗课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体验观摩为主、理论授课为辅的搭配模式,使学生们能够清楚了解栽桑养蚕到成品制作的整个过程,同时领会丝绸精神: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同时,将授课过程整理成案,推出非遗精品课程,充分发挥非遗教育传承基地的作用。
2018年,位于南浔辑里村的辑里湖丝民间博物馆开馆。总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中,展示了辑里村村民种桑、养蚕、农耕的主要生产、生活用具、书籍共300多件藏品并设置了辑里湖丝制作技艺活态展示区域。该博物馆的宗旨是传承文化、服务大众,让辑里文化回归百姓人家生产生活中。

2019年,南浔非遗馆建立,该馆是南浔旅投集团和南浔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建设的涵盖全区所有非遗项目的综合性展示馆,主要涉及场景还原、活态展示、AI智能体验、互动教学、传统陈列、商品展卖等多种功能,其中“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作为世遗重点项目在馆内进行展示和体验。


四、理论研究,夯实非遗商品基础

2010年底,为推进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挖掘辑里湖丝文化历史资源,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辑里湖丝文化,推动湖丝文化研究和创新,培育文化创意人才,增加南浔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南浔镇宣传文化中心、南浔镇辑里村村委、南浔国丝文化园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由南浔区文化体育局主管,经南浔区民政局批准,南浔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成立至今,坚持定期开展理论研讨,深入挖掘、整合辑里湖丝史料,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在保留原有辑里湖丝生产工艺的同时,与本土丝绸织造企业“十万人家”合作,积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真正做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让优质的非遗商品面向市场。


五、编纂出版非遗系列丛书

2013年5月非遗期刊《辑里湖丝》创刊,该期刊秉承“挖掘、保护、传承、弘扬”的宗旨,标志着辑里湖丝的研究有了交流和宣传的平台,是该项目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


六、以辑里湖丝为创作基础的精品文艺

近年来,南浔区以非遗项目为基础打造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0年,南浔阳光艺术学校以手工制作技艺过程中丝与人的动作关系为动机编创的舞蹈《辑里湖丝》,获得湖州市南太湖艺术节表演金奖;2018年讲述丝绸之路前世今生的歌曲《缘湘牵》获得2018年浙江省音乐新作大赛银奖、2019年湖州市“五个一”工程奖。


七、未来计划与工作展望
接下来,南浔区将进行更为详细的关于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调查研究,制订保护计划,落实保护资金,系统培养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每年举办相关品牌节庆活动,进一步完善以展示场馆为主体的展示和教育平台,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养蚕活动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形成展示、展演、传承、研究为一体的较为系统的桐乡蚕桑习俗保护体系。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每年制定辑里湖丝制作技艺年度保护行动工作计划,做好年中和年末的总结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
(二)与旅游深度融合,结合南浔古镇5A级景区优势扩大宣传,打造辑里湖丝旅游精品线路。
(三)努力培育新人,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确保传统技艺的有序传承。
(四)扶持并完善辑里湖丝民间博物馆等专题展示场馆,做好定期研学体验活动。
(五)进一步扶持传承教学基地,继续提升定制课本教材,努力打造精品课程,让非遗文化渗透到年轻一代,通过亮点课程持续增加南浔非遗的影响力。
讯息
联盟动态
通知公告
业界新闻
联盟
关于联盟
项目名录
传承人
联盟成员
保护
关于3+N
3+N
资源
政策
申报书
影像
文献
展览
专题
人类纺织非遗
©2020-2021 Silk Road Week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2739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