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拓绿阴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桐乡市是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长期以来,蚕桑习俗已经融入了桐乡百姓的生活,一些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其中流传地域最广,最具水乡、蚕乡特色的民俗庙会便是含山轧蚕花、双庙渚蚕花水会和乌镇香市。2009年9月30日,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桐乡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年来,我市充分挖掘蚕俗文化的内涵,从制定保护规划,打造蚕俗文化品牌,建设专题展示馆,举办理论研讨会,撰写非遗丛书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弘扬优秀传统蚕桑文化,使“清明轧蚕花”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将十年来的保护传承情况总结如下:
2009年5月25日,桐乡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施《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桐委〔2009〕11号),明确了一系列非遗保护的措施;2009年11月23日,桐乡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施《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10——2015)》(桐政办发〔2009〕146号),把“含山轧蚕花”纳入“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文化实施项目和相关工作规划中;2011年4月15日,桐乡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发《桐乡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0年重点工作计划》(桐委办〔2010〕17号),明确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1年11月,我市根据省文化厅指示精神,认真拟定《含山轧蚕花“八个一”保护措施实施方案》;2011年,我市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桐乡市传统节日“含山轧蚕花”保护规划(2011—2015年)》。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保障。2018年起,根据《浙江省关于开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3+N”保护行动的通知》要求,每年制定桐乡蚕桑习俗“3+N”保护行动年度计划。
十年来,我市着力打造“轧蚕花”、“双庙渚蚕花水会”、“乌镇香市”的文化品牌。这三大庙会是我市极具水乡蚕乡特色的以祭祀蚕神为主题的庙会,这水陆组合的形式是我市独特的非遗资源。目前,我市已连续举办五届“我们的节日·清明轧蚕花”民俗会。2018年起,“清明轧蚕花”民俗庙会下沉到河山镇八泉村蚕俗分馆,活动恢复了蚕花娘娘祭祀仪式,举行蚕花仙子民俗巡游,开展蚕桑丝织技艺展示表演,举行清明甜麦塌饼制作大赛等活动内容,让桐乡蚕桑习俗在原生态环境中得到传承和发扬,成为乡村振兴的良好载体和内在源泉。与河山“轧蚕花”庙会相呼应,洲泉镇清河村连续举办十三届“双庙渚蚕花水会”,乌镇景区连续十九年举办“乌镇香市”。民俗活动和蚕俗竞技形式多样,相得益彰,得到了当地蚕农的认同和喜爱。这三大庙会是桐乡蚕桑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一条蚕桑习俗集聚带。
另外河山镇中心学校是蚕文化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学校建有蚕俗体验馆,馆内不仅介绍了当地悠久的蚕桑文化,还在馆内建起了蚕房,并设置养蚕、打蚕龙、扎蚕花、唱蚕歌等体验课,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家乡古老的蚕桑文化。
近几年,组织桐乡蚕桑习俗相关专家、召集桐乡蚕桑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群、保护地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召开桐乡蚕桑习俗“3+N”保护行动工作座谈,了解保护传承情况,听取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听取专家意见建议,研讨解决办法,并进一步探讨桐乡蚕桑习俗保护工作。
在充分挖掘当地蚕乡习俗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戏剧项目,创作编排文艺节目,把蚕桑元素融入作品中。2010年舞蹈《喜蚕匾》荣获桐乡市第四届群众文艺菊花奖金奖;2016年编创的花鼓戏小戏《望蚕讯》,获当年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汇演兰花金奖,2018年获嘉兴市“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获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大奖;2018年音乐剧《蚕缘》获桐乡市第七届群众文艺菊花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