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蚕桑习俗(扫蚕花地)的保护与实践总结(德清县文化馆)

2022-12-11
“扫蚕花地”是一种以歌舞表演为主要特征的蚕桑习俗之一。起源于德清,繁盛于清末年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杭嘉湖地区。德清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每年寒食清明,家家清扫蚕房,请民间艺人来蚕房表演“扫蚕花地”,以清除灾难晦气,祈求吉利和蚕桑丰收。“扫蚕花地”表演形式多样,主要为边唱边舞形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动作表演扫地、糊窗、采桑叶、喂蚕、上山、采茧等一系列养蚕生产动作。2008年,“扫蚕花地”作为“蚕桑习俗”子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重要子项目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民俗是江南典型“蚕花”风俗之一,依托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文化空间充分彰显,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质内涵是扫除尘秽、期盼美好生活的文化基因和符号。无论是新市镇蚕花庙会上上演扫蚕花地、蚕娘“抛蚕花”、祭蚕神、百姓轧蚕花,还是下渚湖街道塘泾清明龙舟会上的“泼蚕花”,德清的蚕桑习俗伴随着现代蚕桑产业和现代人的生活,历久弥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蚕桑习俗(扫蚕花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娄金连、徐亚乐。

娄金连(1942-2019),女,1953-1955年拜杨筱天为师,学习扫蚕花地表演。1955-1957年参加各地的文艺调演,在此期间曾参加嘉兴地区的文艺调演。她长期生活田间熟知养蚕技艺和习俗,深受德清民间山歌小调的熏陶,其演唱的曲调委婉、细腻,耐人寻味,充分融合民间小调的韵腔和音调,独具地方和个人特色,同时动作朴实无华,表演含蓄。2000年至2010年期间,表演的“扫蚕花地”不断活跃在各种文化下乡活动中,演出范围包括德清县钟管镇和洛舍境内的东衡村、砂村村、三家村、张陆湾村等地。2006年钟管东舍墩村自发成立以娄金连为中心的五人文艺团队表演“扫蚕花地”,后多次参加东舍墩村、以及钟管镇的公益表演。

徐亚乐(1948-),女,蚕桑习俗(扫蚕花地)第四代传人,直接师承杨筱天、周金囡、童金荣等多位民间艺人,从艺三十多年。2007年被授予德清县“运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她掌握多种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动作,表演独特,柔美、秀丽,透射出蚕民朴素、勤劳、坚韧的气质,是传统扫蚕花地表演的集



















大成者和积极推广拓展者。自2003年以来,培养老中青幼四代传承人,编排《龙舞蚕花飞》、《蚕乡三月》、《桑园青青》、《蚕花蚕宝春来到》等民俗舞蹈作品并带队积极参加各级展演,包括2015年全省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旅游乡村大会非遗主题晚会,2016浙江省非遗电视春晚等。2017年以来先后接受央广、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的专题采访。扫蚕花地的推广表演先后进入蚕桑生产教学基地“蚕乐谷”、莫干溪谷等旅游景区。
讯息
联盟动态
通知公告
业界新闻
联盟
关于联盟
项目名录
传承人
联盟成员
保护
关于3+N
3+N
资源
政策
申报书
影像
文献
展览
专题
人类纺织非遗
©2020-2021 Silk Road Week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2739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