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是宋代在苏州发展起来的织锦,以其独特的结构、精湛的技艺、典雅的艺术魅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自南宋以来,苏州宋锦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
宋锦织造技艺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保护单位,长期致力于宋锦技艺的挖掘、保护、研究和传承。2009年9月宋锦织造技艺作为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苏州丝绸博物馆和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正在合力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
一、加强基地建设,促进传承支撑
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传统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基地,承担着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展示种桑、养蚕、缫丝、调丝、牵经、摇纡、织造等生产过程,尤其是宋锦织造技艺的现场展示,让观众领略到宋锦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魅力。今年,在已建立的宋锦传习所,研制了一台研发展览体验用小型宋锦织机,形成了4台专门用于宋锦复制和仿制的木质花楼织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传承人培养了4名传统手工操作人员,长期从事宋锦的手工织造工作,宋锦技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开展学术交流,探索研究成果
2020年10月29日至30日,2020年全国织锦技艺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丝绸博物馆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织锦行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非遗机构和相关企业的1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织锦专业委员坚守和担负着传承、保护各自锦种的责任和使命,紧跟时代,不辱使命,开拓进取,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发展、提升,为织锦的传承和发扬做出新的贡献。
三、抢救技艺记录,共建资料数据
苏州丝绸博物馆承担国家非遗项目“宋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记录工作项目工作。目前已提交了苏州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性记录工程制作文献片(含手稿采集整理、口述片、项目实践片和传承教学片)和综述片,编撰口述文字稿,并形成工作卷宗等系列成果,现已通过省非遗验收,将根据省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调整。为更好的传承、研究、宣传、利用宋锦提供了珍贵资料。
四、探索多元合作,发展创新模式
1、苏州丝绸博物馆与与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科技部建立合作意向,未来将在丝绸文物研究、保护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2、苏州丝绸博物馆和钱小萍宋锦大师工作室复制宋锦珍品分别为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家收藏。科学地复仿制明清宋锦,使宋锦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3、科学探讨宋锦织造新技艺,结合市场需求,在挖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丝织技术,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内容和视觉设计,丰富产品题材和文化内涵,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用途,这是对宋锦传统织造技艺的创新性运用。
五、积极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影响
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单位,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展示宋锦生产过程,每年有30万元观众来丝博领略宋锦精湛的技艺。同时我馆积极进行宋锦的展览和展示,“锦绣华冠:中国三大名锦文化展”于2020年5月16日—7月12日在常州武进博物馆展出,在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增强文化自信的主导下,希望观众通过展品了解中国三大名锦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技术,以更好弘扬我国的传统丝绸文化。“前程似锦:苏州宋锦文化展”于2020年7月22日—9月22日,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本展旨于按照宋锦的历史、织造技艺、实物应用等展陈序列内容介绍给观众,籍此加深对织锦百花园中宋锦的了解,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指尖乾坤——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织绣技艺展”活动,我馆精选了5件特色宋锦参展,让澳门市民和游客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及民族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积极参加苏州创博会、万物来潮·博物季展等苏州在区的展览,精选有特色的宋锦展示宋锦的精美。现场让观众参与传统的手工缫丝、手绘等项目,激发观众对传统技艺的热爱。
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省级传承人沈惠和市级传承人王晨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大学、苏州博物馆等单位做了丝绸文化、非遗保护专题报告。由钱小萍主编、苏州丝绸博物馆专业人员参与的《古今蚕丝绸技艺精华》已通过审稿。
苏州丝绸博物馆将进一步完善宋锦功能,使其成为较为全面的宋锦保护基地,通过宋锦的复制 、仿制研究,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来培养宋锦研究传承和保护的接班人,今年又有2人申报宋锦市级传承人,做到宋锦技艺后继有人。通过我们不断的挖掘、整理、研究、创新来振兴和发展传统宋锦,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提升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