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江南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工作总结
2022-12-12
一、创造性开展“三二一”三阶段模式研培计划教学
我校自2015年度末开始执行研培计划项目,从拓展非遗传承人的终端产品空间出发,本着“教师父所不教,教师父所不能教”,课程设计立足非遗传承人所欠缺的终端产品设计与制作环节,通过研培计划取得实效,教会学员服装、装饰品的裁剪制作与设计,并通过拉长培训期,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三二一”三阶段教学,通过最后阶段的结业作品展演效果看,学员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成果。
该教学模式是从研培计划实施中传承人的最终学习效果出发而制定,已在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进行过成功实践,针对研培计划一般为一个月短学制,而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作品创作和制作时间周期都相对较长,需要有较充裕时间给传承人全神贯注地进行工作,同时研培计划的执行也需要通过传承人的结业作品来检验和检讨研培计划的实施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研培计划,因此,针对我校目前实施的研培计划项目和传承人特点,有条件“拉长培训时间”,所以针对非遗传承人实施了“三二一”三阶段教学模式的研培计划培训:
第一阶段学员在校学习3周时间:(为强基础、拓眼界相关课程);
第二阶段的回乡作品创作2个月:(跟踪结业作品创作,适时回访与指导);
第三阶段学员回校结业作品展演:(结业作品展示及研讨,增学养课程)。
实施“三二一”培训的时间跨度三个月左右,虽然“拉长”了培训时间,增加了我们团队的工作量,但是从近五年的实践来看,传承人学员的结业作品完成充分,从中可以看到研培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较为显著,学员和学员的师父们也较为满意。坚持以“三二一”三阶段研培计划教学模式,推动我校的研培工作有实效出成绩。
二、精心组织教学实施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江南大学研培计划教学组织,依托学校社会科学处管理,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南大学)开展具体工作,教学场地主要落实在纺织服装学院,教学师资主要由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及其它相关学院的教学资源组成,并整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行业资深专家教授,以及行业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升级非遗传承人,组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院校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研培计划教学师资队伍。
对于研培计划开班方向,江南大学立足本校教学科研资源和长三角非遗项目优势,开展研培计划,比如我们2017年针对刺绣、印染、织锦等纺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在纺织终端产品领域缺乏产品设计、制作及开发能力的弱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三期“纺织非遗生活用品设计与制作”研培计划培训,受到来自全国的一百一十二位学员的肯定和支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员通过研培计划学习后的结业作品展演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通过本次研培计划培训,使原来从事刺绣、印染、织锦等产业上游面料产品的传承人,初步掌握了服装、包袋等配饰的设计制作能力,从我们对学员的跟踪情况看,有更多的传承人学员利用研培计划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开始涉及到刺绣服饰包袋等纺织品终端产品领域,并有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大大扩大的传承人产品的领域和非遗项目收入来源,有利于纺织非遗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纺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促进纺织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针对纺织非遗学员普遍缺乏终端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以及传承人受教育水平及年龄层次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学习接受能力相对大学生来说较弱,因此在安排课程和教学师资时,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我们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比如服饰裁剪、工艺制作等课程,每个班级同时安排两位资深(副教授以上)主讲教师上课和进行教学内容辅导,缝纫机等教学设施做到定人定机,以及晚上相关实验室开放研究生助教指导等措施,从教学效果看,每个传承人学员通过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研培团队注重非遗学科科研建设
术业有专攻,近十年来我们团队的主要科研方向在纺织非遗领域,通过长期非遗科研工作,其带领的团队充分认识到:对已经不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的非遗项目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使其产品能够重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相应的角色,成为当代的生活方式,并为消费者广为接受,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吸引年轻人加入到纺织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中来。路径正确、方法得当,再加上团队刻苦钻研勤奋进取,近年来取得丰硕研究成果:
①主编《中国当代设计全集第十七卷——绣染篇》(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项目,丛书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商务印书馆2015.12
②团队负责人张毅教授撰写论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2016.6,CSSCI(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2017.2)
③团队负责人张毅教授撰写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2020.1,CSSCI
带领团队成员开展非遗研究工作,近五年发表二十五篇与非遗研究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
要想把非遗研培计划工作及纺织非遗保护工作做得有深度有成效,必须对纺织非遗各主要项目的历史演变、技艺特点、从业人员等展开有广度的实地调研和有深度的学术研究工作,正是十年来重视非遗科研工作,我们团队才能满怀信心地做好非遗研培计划、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等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
四、展望十四五非遗研培计划工作
十三五期间,江南大学共完成11期非遗研培计划培训,一共培训全国非遗传承人410位,其中纺织非遗传承人超过260位。“十四五”期间非遗研培计划的实施应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更好地使非遗融入当代生活,使非遗项目得到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建议研培计划实施的形式可以有以下一些新的和更有深度的发展和变化:
非遗创新设计产品推广型研培计划;非遗创新产品设计研究型研培计划;非遗项目跨界联合型研培计划;专题研究型研培计划;传承人与院校师生一对一互补合作型研培计划;传承人拓展眼界型研培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