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国丝绸博物馆 “3+N”保护行动工作计划

2022-12-12
1、继续做好项目统筹协调工作
倡议发起成立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的国丝馆将在2021年里推进联盟的持续有效运作,积极发挥联盟成员在保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中的作用。按照“3+N”保护行动工作要求,国丝馆作为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将及时收集汇总各成员的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编撰第二期《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通讯》,推进2021年度联盟会议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召开。通过召开年度联盟会议学习最新政策要求和保护理念,增进联盟成员间沟通交流,努力形成保护实践新思路新经验。
2021年度联盟工作新重点是开通运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拟开辟5个栏目(联盟、清单、资讯、履约、学术),介绍联盟、非遗项目、履约进展,及时报道成员工作新进展,推介非遗项目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

2、持续开展项目普及推广活动
结合国丝馆年度工作计划,让女红传习馆成为项目传承普及的工作路径,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积极开展织、染、绣、缝纫等与纺织服饰相关的非遗类体验活动、系列传习课程和高级研习班。2021年国丝馆将开辟具有沉浸式体验感的“儿童博物馆”,进而让国丝馆教育项目的优质化、多样性和社会口碑度等得到进一步提到。
春季继续开展科普养蚕活动,在各中小学推广相关流动展览和讲座,加深中小学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了解和喜爱。深化“蚕乡月令”活动,在防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开展“清明轧蚕花”“蚕乡非遗体验之旅”和“江南三织造之旅”等非遗主题游学体验活动。
结合国家文物局第二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丝路文化进校园”的工作要求,将会开设纺织非遗为主题的知识性和体验性的科普课程,并推动课程在项目相关承担单位所在省份(浙江、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贵州)的先期推广,进而在未来能在全国得到推广。

3、利用展览和活动进行项目展示宣传
国丝馆积极举办专题展览和活动。2021年可涉及非遗项目的展临时览有“云荟:中国时尚回顾大展2011-2020”“大地如歌:云南哈尼族服饰展”“衣尚自然:服饰的美与责任”“自然:2021全球旗袍邀请展”“乾隆色谱V2.0:清宫丝绸服饰色彩重建”“胡汉之间:唐代丝路纺织服饰展”“面面芙蕖:刺绣枕顶展”“纺织考古100年”等。配合展览,国丝馆将开设相关主题社教活动、讲座和学术论坛等活动。
第二届“丝绸之路周”的主题是“丝绸之路:多元共存和包容发展”。借助丝路周的影响力,可以开设非遗主题的社教课程,让相关非遗话题在海内外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第四届“国丝汉服节”主题为“唐之雍容”。国丝馆将继续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和学术资源精心筹划专业导览、专题讲座、文物鉴赏、汉服走秀、汉服论坛、互动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爱好者和普通民众了解传统服饰以及服饰背后的非遗技艺。
第二届天然染色双年展将继续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手艺人和传统手工艺爱好者参与,围绕天然染料的品种鉴别、艺术设计、工业应用、教育科普、传承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分享。
国丝馆在加强馆方自媒体建设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外各大媒体合作,扩大“中国丝绸”影响力,在2020年国丝馆新媒体工作亮点“国丝五个一”“国丝新青年”等基础上适时普及宣传本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力。

4、落实相关学术研究和成果发布
针对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在浙江理工大学开办的“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项目”,国丝馆提供专家进行授课和邀请学员来馆实践与观摩。
国丝馆的学术科研和文物保护团队积极推动数字化项目“世界丝绸互动地图(世界丝绸数据库)”“中国丝绸档案数据库(中国丝绸数据库)”等课题进展,努力完成国内多家文博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和方案编制,尝试一些工艺复原,加大纺织品和染料标本的样品收集量。
在学术出版物方面争取让国丝学刊《新品时样:民国时期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汉服系列《国丝汉服2020:宋之雅韵》、展览图录、丝路讲座、女红传习系列课程等得到出版。
讯息
联盟动态
通知公告
业界新闻
联盟
关于联盟
项目名录
传承人
联盟成员
保护
关于3+N
3+N
资源
政策
申报书
影像
文献
展览
专题
人类纺织非遗
©2020-2021 Silk Road Week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2739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