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蜀锦织造技艺 “3+N”保护行动工作总结(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2022-12-12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蜀锦位列其中。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作为“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单位,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工作要求,结合2021蜀锦传承发展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2021年,尽管依然间接受到疫情影响,蜀江锦院努力按照既定工作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首先,以馆藏历代经典锦绣纹样为设计元素,开展与其他博物馆联名文创、汉服研发,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制作推广等;其次,深化高校合作,利用蜀江锦院的平台,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培训、文创研发、非遗保护、早期蜀锦研究等合作项目,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再是,博物馆不定期调整、增设展陈,举办临展和相关讲座,扩大博物馆蚕桑丝绸、蜀锦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最后,利用博物馆展示、宣传、教育平台,做好蜀锦进社区、进校园,努力培养青少年对丝绸文化的兴趣,为弘扬丝绸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努力。
一、立足蜀锦文化,推动非遗的发展创新
近年,由于疫情及国际局势变化,中国内循环逐步明晰确定,在提前预判不确定性的同时我们自身一定要有长期准备,思考传统工艺和非遗行业在国内经济内循环中怎样建立自己的文化及产品体系。文化遗产不能作为一个离散的文化活动为了传承而传承,必须融入当下百姓生活,才能长期生存。今天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观念逐渐转向国潮国风国货,更加关注精神与文化符号,强调“消费调性”,转向实现文化价值的思维,个性化满足及手工调性的消费品需求在逐步上升,这种重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会逐渐引导未来的消费观念。从这一点出发,蜀锦近三千年的造技艺及浩瀚纹饰图案,是我们创新“调性”产品取之不尽的活水源泉。
2021年蜀江锦院联名“小龙坎”推出十二种蜀锦纹饰端午礼盒——《龙粽之礼》 ,与 “老房子”、“尽膳口服”采用蜀锦宋代“八答晕”和明代“灯笼锦”,推出中秋联名礼盒; 先后与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成都金沙博物馆联名文创和汉服研发,联名推出多款蜀锦文创产品及汉服。
用创新思维重新审视博物馆历代经典锦绣纹样,企业传统手工蜀锦织造团队、设计研发团队、品牌策划推广团队通力合作,目前推出各种锦绣实用品近12余件(套)、汉服及国潮国风服饰15件(套)的制作落地。与“蓝顶”知名艺术家李晓峰合作,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在天府机场国际政要大厅的“黄龙五彩池,五副巨型条屏中有两副使用蜀锦织造,使传统工艺以当代审美的形式呈现。
二、深化高校的合作,培养传统工艺的未来
面对传统工艺的未来,在当下须为未来做准备。蜀锦织绣博物馆今年与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在岗实践、校企讲堂、联合办展、文博进校园等活动。蜀锦织绣博物馆作为代表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承担着政府部门各种重要接待。博物馆展陈与讲解是较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上半年,重点对蜀锦历史文化及刺绣技艺进行了讲解培训,共培训讲解员28名,深度培训高校讲解员12名,今年“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社会实践活动3天中,博物馆接待全国高校学生近500名,大部分讲解工作由这些经过培训的高校学生担任,受到相关部门及这次活动中师生们的高度肯定。
到目前为止,在高校先后举办蜀锦服饰展、蜀锦文创展、历代蜀锦展、明清刺绣展、民族服饰展5次。开设 “大师课堂”讲座5次,以蜀锦传统技艺、南方丝绸之路、蜀锦传承与创新、蜀锦各历史时期纹饰图案解析等为主要内容。年初,“产学研基地”在四所高校设立以来,先后与成都纺专进行了三星堆商代丝绸的复原研发、蜀锦花楼木织机“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授、汉代蜀锦技艺研发及老官山织机“五星锦”复原、蜀绣技艺的培训、锦绣服饰研发;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蜀锦文化服饰秀”、“汉服秀”、“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展”文创展。今年9月蜀锦织绣博物馆作为理事单位加入“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并参加重庆首届理事会;与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合作开发汉唐蜀锦文创产品,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举办“再读••中国——人文艺术师者行”,同政府部门、作家诗人、非遗大师共同开展蜀锦织造技艺、蜀锦文化的推广讲演等活动。
三、举办各种展览及活动,扩大丝绸文化影响力
迄今为止,蜀锦织绣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全套蜀锦传统织工艺的蜀锦专题性博物馆,深知展陈质量和举办临展的重要性。2021年以来博物馆不定期对丝绸织锦历史进行了补充和图文的详实,历代织锦从春秋战国延至商周,从明清延至现代。目前博物馆已举办4次临展,分别为“铺锦列绣”——明清刺绣展、“墨韵经纶”——缂丝书画艺术展、“守正创新”——锦绣文创展、“择一事,终一生”——锦绣大师作品展。
蜀江锦院•蜀锦织绣博物馆努力探索蜀锦纹饰精髓与实用相融合,凝练蜀锦厚重历史文化,推出系列融合历代锦绣纹样汉服。今年4月17日,蜀锦织绣博物馆汉服品牌“锦梦未央”参加澳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华服日•海镜云裳”,“锦梦未央汉”服品牌携六款汉服亮相,六款汉服就形制而言,从唐制齐胸大袖到明制长衫、方领补服...跨度千年,就所用纹样而言,从唐·红地联珠对窠对鸟纹到明·太子绵羊纹纹饰...跨度千年的蜀锦纹饰脉络历经岁月更迭、穿越烽火,以汉服为纽带,在“中国华服日”中彰显蜀锦的非遗文化魅力。
今年以来参加不同形式的展览,有效的提升品牌及蜀锦非遗的影响力。参加“成都非遗展”、大学生“服饰创意展”,市妇举办非遗展;合作参与“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联合成都最潮mall-晶融汇,国庆期间在成都的商业闹市区举办“良辰美锦——千年蜀锦特展”,用现代美学方式展览蜀锦;选送蜀锦、服饰、文创品参与日本举办的“中日友好会馆”跨年展、提供唐代织锦文物联名成都金沙博物馆举办“回望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等。除此之外蜀江锦院•蜀锦织绣博物馆不断尝试各种新媒体传播方法和途径,通过线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间、小红书 、自媒体等平台和各种社交媒体,提升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及蜀江锦院品牌知名度。
四、开展社教活动,增强宣传意识,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基地”,蜀锦织绣博物馆2021年加强社教项目的开发,注重多元社教功能开发,扩大织造、染色、缝纫等手作技艺等体验活动。加大研学项目及服务内容开发,将馆藏汉唐蜀锦、明清刺绣文物作为系统资源重点开发。利用博物馆展示,宣传教育平台,做好锦绣进社区、进校园,对广大民众、青少年普及蚕桑、丝绸文化知识。加大公共服务,服务内容从教育、亲子、商业活动、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到教育文化艺术等,截止目前开展社教、学生体验等活动23场/次,参与人数近600人,培训在校学生自愿者50人。
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推进非遗保护须从青少年抓起。博物馆把“非遗进校园”作为博物馆社教项目的重点来抓,内容从当初的历史文化的传播推广、纹样的诠释观赏,逐渐转化为结合技艺、技能传承和创新实践,这样传统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传统非遗活了起来,在青少年中获得较大的认同,同时以年龄段划分,小学生以“奇妙工匠”、“巧妙匠心”制作较简单实用品,中学生需要一定创作功底,以积分制进行锦绣纹饰“命题作业”,图案纹饰以朝代划分,一段时间以来,吸引了大量关注,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途径,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径。积极配合参与当地各级政府组织的活动和展览,如“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系列“锦绣行”活动,配合区市政府组织的非遗进社区、文创展览、锦绣主题展等。博物馆还以不同的形式不定期举办活动,诸如“破界”汉服线下见面会、开办锦绣“设计沙龙”及小型座谈会,蜀江锦院锦绣传承人及设计团队、资深设计师与当地装饰协会、在校相关专业学生对工艺、材料、设计、创新等多层面多维度的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等。
2021年即将过去,由于间接受疫情影响,举办展览及活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我们将尽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学习探索,调整目标修正方向,立足非遗守正创新,同时加强同联盟成员的相互学习交流,在传承、发展、创新方面不断努力,努力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