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止目前,该项目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建设有传承人工作室1个。该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掌握该项目的实践者和学徒超2000人。为进一步做好“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工作,临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项目保护单位塘栖镇塘北股份经济合作社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统筹安排年度工作,扩大项目传承基础,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项目基础,深化项目保护力度。
将项目保护工作列入保护单位所在地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终考核,有效保障保护工作按计划开展。邀请“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保护专家小组”成员顾希佳、陈顺水、丰国需对项目保护工作指导4次。围绕该项目开展保护传承座谈会1次,进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记录1次。优化塘北村廿四度蚕桑展示馆,新建塘北村文化礼堂清水丝绵展示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项目保护经费,全年区、镇、村三级政府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项目基本保护。
结合塘栖古镇和超山风景区,将塘北村蚕桑丝织文化生态游纳入其中,在枇杷节期间推出蚕桑丝织文化一日游。开展清水丝绵达人技艺大赛,选拔下一代传承人,拓宽了传承渠道,使清水丝绵技艺保护有了可持续传承的动力。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了解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织文化,体验农家养蚕、剥丝绵、缫土丝等劳动场景,参与采摘桑叶、制作清水丝绵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清水丝绵培育链。
经过细致摸底调研,临平区结合自身文化精神与特色,将相关非遗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初步形成了以“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丝织类非遗项目培育链。丝织类非遗项目培育链以“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为重要节点,将杭缎织造技艺、传统刺绣、茧圆与蚕桑生产习俗、旗袍制作技艺等项目纳入同步发展,推行“双向共振”的策略。一是指导项目有效衔接,各级加强统筹协调。在统筹考虑培育链涉及项目的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公众需求之后,临平区召开专家研讨会,下发《开展临平区非遗资源摸底调查的通知》,进行镇街实地调研和传承人走访,从上至下的落实部署培育链项目共生格局。二是鼓励传承群体开展交流,促进项目间内部转化。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创新创意的传统工艺项目,鼓励其申报“项目一对一”带动,成为产业化共同体,最终实现传统工艺保护振兴。
(三)催化创新发展,促进项目跨界合作。
依靠中国时尚产业高地、全国首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艺尚小镇,串联清水丝绵制作技艺,杭缎制造技艺,旗袍制作技艺、传统刺绣技艺,实现了传统织造工艺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建设大运河1986文创园,引进文创企业17家,经营内容涵盖丝绸文化、创意设计制作多项领域。与此同时,以由临平区区委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学院落户为契机,园区与浙江理工大学积极开展协作,达成了校地合作协议,并在园区内设立了“大运河丝绸研究院”、“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实践基地”、“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部署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杭州市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践基地”以及“大学生实践基地”等。这是浙江理工大学在杭州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旨在复兴大运河畔丝绸文化的产教融合基地。
注:2021年4月9日,杭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塘北村由余杭区划归为临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