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上丝路Maritim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农历正月初一(2月15日),我们在温暖柔和的阳光伴随下,来到了一座林木茂盛、奇形怪石的山丘。在这里长眠着1300年前来泉州传播伊斯兰教的“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士。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要考察的灵山圣墓。古泉州人民和官府,不仅尊重外国人生前的宗教信仰自由,死后安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也倍加受到尊重,用中国最庄严、最崇高的“灵”、“圣”二字编织起最素洁的花圈敬献墓上,千百年来,一直得到精心的保护。
两名穆斯林先贤的花岗石雕墓并列着,上覆以石亭。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环抱墓室,廊内有历代石碑五方,十分生动地显示着这两座古墓虽属异邦遗物,却受到历代中国人民的保护和尊重。正中的石碑为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立的阿拉伯文灰绿岩碑刻,记述着两位先贤的事略。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路经泉州,由泉州出海前来此墓祭告行香时所立的中文石碑。碑文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葱鲁莫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来此行香,望灵圣庇祜。”这位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航海家的先导,所立石碑,引起了国际考察队的特别关注。有的说:“像这样伟大的航海家和政府高官都前来拜谒圣墓,说明两位先贤在中国已有很大影响,也说明中方的高度敬重。”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墓周围还有一些历代的伊斯兰教徒的石棺墓。每年的开斋节或古尔邦节,泉州伊斯兰教徒都要到庄严肃穆的墓园“游墓”,顶礼膜拜,极为隆重。
当国际考察队有学者问两位伊斯兰传教者何时来到泉州时,当地学者回答,据记载,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食国”)的创立者,生于麦迦的遗腹子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曾说:“求知要不远万里,即使远在中国。”看来在当时,他把中国看得是相当遥远的地方。同时也相当重视在中国在泉州传播伊斯兰教。所以,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亲自派遣其门徒大贤四人来中国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当问及时代背景时,泉州社会科学研究员许先生回答说,与我国唐代差不多同一历史时期,阿拉伯半岛兴起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与大唐帝国相匹配敌的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即萨拉森帝国,我国史书称为“大食国”。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国家,甚至疆域扩至与我国边境接壤,对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的中国对献身于伊斯兰教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异教徒世界要征服,而对商人来说是一本万利的巨大市场。因此,吸引了许多阿拉伯人,纷纷前来中国。正因为两国都有相当发展,彼此都有进步交流的需要,从而谱写了友好往来的历史篇章。
随后,国际考察队来到位于泉州涂门街的清净寺实地考察。这里是当年阿拉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记载,该寺建于回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公元1309年,耶路撒冷人阿哈玛重修了清净寺。据寺内中文石碑记载,在元明时期都曾重修,建筑和重修这座大清净寺的都是当时居留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大寺,在伊斯兰世界中负有盛名。
寺内的四周和屋盖全用灰绿岩石、花岗岩石砌成。寺门高12米,宽4.5米,分外中内三重,都是圆形穹顶尖拱门,上刻阿拉伯《古兰经》字句。寺门顶上有平台为“望月台”,是伊斯兰教徒决定斋月起斋日期,环筑着“回”字形的跺子像城堁一样,使寺门显得十分巍峨壮观。寺内的奉天坛屋盖虽已早塌,但四周的石墙、讲经坛及墙壁上的门、窗、大小壁所嵌有的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都清晰可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敕谕"碑石刻一方。考察队领队杜杜·迪安博士说,这里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物证。
当地学者介绍,泉州原是汉民族聚店的地区,公元7世纪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因大量阿拉伯人来泉州,出现了一个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组成的独特的穆斯林社会,他们对“真主安拉”无限虔诚,古泉州人民和官府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允许他们进行宗教活动,因此,在泉州有许多伊斯兰教的建筑,单是礼拜寺就设有好几处。国际考察队还在晋江县陈隶村丁姓回族祠堂亲眼目睹了阿拉伯人后裔的现在生活。这里是距泉州城南10多千米的海滨区,周围10多个村有回民20000人左右,多是宋元时期由海上丝路来华侨居沿海港市的西域穆斯林的后裔。他们全是丁姓,其祖名为“赛典赤詹思丁”(公元1222—1279年),是阿拉伯人。以最末一个字音为姓,所以号称“万丁”。他们善于行贾经商。祖先遗风,至今尚在。
我曾到过西域,在那里每天早晨人们都可听到朗读古兰经的声音,随着黎明的曙光在整个城市上空荡涤着。后来这响亮的声音又飘向遥远的东方,响彻在中国东海之滨。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