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古船

2022-11-24

主题:海上丝路Maritim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船“和平方舟”号于1991年2月14日衣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在中国东海之滨泉州靠岸。各国专家登陆入住宾馆后,在鞭炮轰鸣和人们欢声笑语的伴随下,迎来了新春佳节的第一个黎明。8时半,来到泉州海事博物馆考察,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反映海外交通史况的博物馆。它坐落在泉州东郊的东湖畔,用地35000平方米,主体馆的造型很有特色,也十分美观,是双桅船形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远看好像靠岸的航船。在这里展示着海港形成前的泉州和两千年来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海事活动。各个展厅展现着反映泉州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友好交往的大量珍贵文物,这些在别处是很难看到的,所以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特别关注和很大的兴趣。

  中国学者从航海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认为航海事业必须具备适于航行的船舶,既定的航线和足可寄船舶的港口,而这些都有赖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当我们走进宽敞明亮的古船陈列大厅时,一艘800年前13世纪宋朝时代建造的远洋木帆船残体及其遗物展现在各国学者面前。这艘古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船体以2~3层板叠合而成,分为13个水密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8厘米的舵孔,取材杉、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一位日本学者说,这条宋船的载重量相当于700头骆驼运输的总重量。随船出土的还有4700斤香料木、药物、96枚木货版(签),许多唐宋时期的铜、铁钱、宋代的陶瓷器等14类物品。这艘古船是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庄教授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海船。据他考证,这艘古船属于当时拥有数百艘海船的巨商蒲寿庚的私人商船,蒲氏为阿拉伯人,世代经商。宋元时期,蒲氏曾是泉州提举市舶司。庄教授怀着兴奋的心情描绘着宋元时代泉州湾后渚港的情景说,那时泉州作为对外交通中心,风帆云集,贸易繁荣,是我国著名的古港。大连海运学院杨教授说,从多方面看,这艘古海船的船型是综合考虑到船的稳定性、快速性、耐波性等多种性能和工艺要求而设计的,可以说是唐宋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已达到成熟的标志。根据当时的航海情况和古船的遗留物来看,这艘古船是航行于南洋与阿拉伯一带的远洋货船。这一发现,当时轰动了国际学术界。考察队有学者说,在泰国湾、马六甲海峡,特别是南中国海都曾发现过中国古船,有的已打捞起来,有的还沉睡在大海之中。据专家推测,在中国沿海至少有2000条以上的沉船,每条沉船都有一个神秘的故事,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

  海事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告诉人们,从古人认识物体在水面的浮荡,利用简单有浮性的物体作为渡水的工具,到简单的舟和筏,随后发展到木帆船,是个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过程。陪同参观的福建学者向考察队介绍了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航海事业已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中国船工水手在航海实践中,掌握了海洋潮汐规律,绘制出航海图,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中国航海船舶使用指南针最早是在北宋元符、崇宁年间(公元1098—1102年),南宋淳熙七年(约在公元1180年)指南针被阿拉伯航海者采用,随后又传到欧洲。指南针使环球海域化通途,打开了世界市场,沟通了东西方物资与文化交流。到了明代,在唐、宋、元三代航海成就的基础上,中国航海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各国专家学者对博物馆展出的这一部分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几位著名的航海家之间比较着,时而惊讶,时而赞美和敬重,又时而把重要数据写在自己考察的笔记本上。中国学者介绍说,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到明朝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为止,前后共经历了154年,在此期间,船舶的建造能力和航海技术成就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个时期船队规模之大、航海范围之广,也为历代前人所不及,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旷古未有的高峰。1405年郑和扬帆首航西洋,比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早了87年,比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7年到达印度古里(今科泽科特)早了92年,比葡萄牙1519年第一个环球航行人麦哲伦早了114年。从各方面的船队阵容看,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全体船员最多的时候由27600多人和249艘巨型船舶组成;而哥伦布的船队仅有50-100吨级的船4艘,船员160人;麦哲伦的船队有60-150吨级的船5艘,船员260人。在航海技术方面,郑和船队已经掌握和运用了物标导航、天文定位、罗经指向、计程记速和运用季风海流而航行的导航技术,并运用了绘图技术绘制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郑和航海”图之一,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立体写景的画法,共绘了530个地名,包括亚非30个国家和地区。在郑和的船队中,有专供领导和外国使节乘坐的最大的核心宝船,有大型快速水战和运输军需物资的马船,有大型护航主力战舰,有军事指挥员乘的坐船,有储藏、运载淡水的水船,有供应粮食和物品的粮船。考察队学者热情地评价郑和的航海活动,认为郑和在500多年前能率领这样庞大的船队往来于亚非航线上,显示了他高超的管理和组织能力。郑和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为后来欧洲人进人东方世界开辟了航路。一位学者引用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话说:“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有的学者还说:“如果说15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话,中国则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

  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也在不断扩大。大量考古的发现和丰富的历史记载告诉各国学者们,到了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航海活动的范围之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具体路线是:从南京起航,沿江而下,出海后,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越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由此,又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横渡印度洋到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古国名,今索马里摩迦迪沙,明永乐十四年遣使至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其后郑和奉使回访)、卜刺哇国(今非洲东岸索马里南部一带,曾在公元15世纪前期,同中国有友好关系,互派使节来往)、麻林地(古国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明永乐十三年遣使至中国访问,并赠送麒麟建立友好关系);另一条路线是,从溜山国横渡阿拉伯海,到忽鲁谟斯(古国名,今伊朗东南部,境内有新旧两港,旧港故址在今米纳布附近,新港在今波斯湾口格什姆岛以东霍尔木兹岛,为古代东西方通航要地)。之后下西洋的船队一直把溜山作为横渡印度洋的起点,开辟了通向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及非洲东岸的多条横渡航线。15世纪初期,郑和的船队把亚非各地间的航路全部衔接起来,构成了畅通无阻的海上交通网,并首开了横渡印度洋直航非洲东岸和直达红海各地的大跨度远洋航线。当时中国船在此地区间延续和开辟了59条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在泉州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召开了为期3天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00名与会的中外学者围绕“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与会的中国学者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认识、利用和征服海洋实践的产物,受到多种时代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像人类其他文明成就一样,经过了长期的酝酿与探索的过程。在我国古代史上,居住在东海之滨的以善于海上活动而著称的百越人等,由于受知识与技术的制约,上古先民的海上活动是处于为生存而寻求生活资料的阶段,也只能进行短距离的海上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后,随着航海文明的日益进化,才渐渐从海洋的水平线上冉冉升起“海上丝绸之路”的曙光。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吴、楚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航运业成为当地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支柱。这一时期,虽已具备船、航、港航海的三大物质要素,但由千受沿海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的影响,还未能成为全国一致的同步活动。

  根据考古发现和大量的历史记载,学者们论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荣和鼎盛时期,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代。汉武帝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自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89年的21年间,曾7次乘船在海上航行,这在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汉武帝重视发展航海事业,对迈出国门、走向海洋,抱有强烈的愿望。为了征服百越人和控制海上交通线,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朴率水军10万,自浙江航海南下,第二年冬攻克番禹(今广州),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再派杨朴率水军5万,从山东出发,渡渤海去朝鲜,沟通去日本的航路。前后三年之间,汉武帝两次海上用兵,打通了汉帝国东面整个海上交通线。此后,又以这条航线的两端为起点,向东向西扩展,形成了两条通向国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远程航行。

  到了唐宋两代,随着对潮汐的研究、航海图的绘制、指南针用于航海等航海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唐宋的西方航线自广州出发后,经南洋各地、斯里兰卡及印度西岸,到达忽鲁谟斯的乌刺(今巴士拉以东之奥布兰),全程航行90天。再从乌刺沿阿拉伯半岛航行,最终到达非洲东岸的达累斯萨拉姆。唐宋的东方航线有多条通向日本:从山东登州出发,渡渤海,另一条经朝鲜南端,经对马岛到日本九州;从山东文登出发,渡黄海达朝鲜济洲岛,经对马岛至北九州之福冈至大阪;从江苏扬州或浙江宁波出发,渡东海达日本;从长江口或宁波和泉州达日本;从原属吉林省浑春县的毛口葳出发,直航至日本北九州。除了对日朝的航线外,还有一条唐代与堪察加半岛西南部的流鬼国之间的航线。从东北地区的库页岛中部偏南处,起航向东南行,然后趁鄂霍次克海逆时针方向海流航行,15日即可到达,全程918海里(1700余千米)。

  经过元、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的极盛时期,中国的航线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海上的航线又有了进一步扩大。到了16世纪,中国海商开辟了一条由南海起航途经马尼拉到美洲的新丝绸之路,被学者称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

  海事博物馆的大量珍贵展品和学术会议上专家们生动具体的论证,把人们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惊心动魄的古代海洋世界。人们仿佛可以看到多桅的船舶载着丝绸、陶瓷、香料和商官、使节、僧人、武士航行在拥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千米的海洋上,繁忙地进行着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也想像着古代航船在同汹涌澎湃的海浪、多种的海流、巨大的海啸和周期的潮汐,以及海盗进行着顽强拼搏和英勇斗争的情景。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太平洋时代”。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玉皇山路73-1,中国丝绸博物馆

关注我们

©2020-2021 Silk Road Week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2739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