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之乡
丝绸之路把欧亚文化连接成一个整体,中亚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其系结点。汉唐文化西去传播,欧洲文明东渐发展,两大文化体系互相撞击,各自从对方吸收营养、丰富自己。在这影响深远的文化交融中,中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长达几个世纪的东西交流,表现为繁忙的商业贸易和由此引发的野蛮战争,结果是中亚历史上数不清的民族、部落趋于融合,并在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变化和发展。沿丝绸之路西行,随处可见的古迹文物,都在诉说这里扑朔迷离的历史。
在今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已让位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时代的变迁给这里带来了新的生机。踏上这些国家,追古抚今,更能领略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
出中国西部边境霍尔果斯,便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人是许多突厥、蒙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民族,远祖又与公元前四至七世纪居住在这里的塞人和后来的大月氏、乌孙等有关。中国文献记述给人印象最深的:这里是“天马”的故乡。
“天马”并非神话传说,是古人对良马的赞誉。
西汉武帝时,住在这里的乌孙为表示与汉王朝的友好,先后两次赠送良马一千多匹,武帝试骑后,始知名不虚传,称为“天马”。此后,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今伊犁河流域的骏马与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
至今哈萨克斯坦还以养马著称,江布尔州的庐戈沃耶养马场,专门培育良种骏马,每年都要以很高的价格向世界各地输送三百多匹。哈萨克人培育的良马,性情刚烈,健美英俊,有的可载人翻越两米多高的障碍,有的奔驰似箭,还有的善于行走、耐力极强。
在与哈萨克斯坦两国交界地区的中国境内,曾有一座名叫“弓月”的城堡。唐代这里发生过一个特别事件:一个商人从弓月提出二百七十五匹绢练等物,因运输途中发生了问题,故向官府起诉。官司由高昌县一直打到负责唐代西域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安西都护府。由此可知,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弓月是当时的丝绸贸易的集散地。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最近的市镇是潘菲洛夫,居民约七万,其中有不少维吾尔人。城中的札尔羌清真寺是当地人的骄傲,它是一八八四年本地维吾尔人富商出钱请一位中国洪姓建筑师设计建成的,殿堂庭院,完全为中国样式。
哈萨克斯坦的古代遗迹甚多,而且多与中国历史关系密切。江布尔市,古称怛罗斯。市区以东二十公里的科斯特帕古城,原是古粟特人所建,城外至今还有火祆教寺院和墓地。公元七世纪中叶,该地曾列入唐朝的版图。到八世纪前半叶,阿拉伯人不断入侵中亚,使唐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引发出一场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唐将高仙之率兵数万在怛罗斯与阿拉伯人相遇,激战五日,唐军大败。
怛罗斯之战,唐朝失去了在中亚的统治地位,但并未结束中国与这里的交流。战争中被俘的中国人甚多,有的成了阿拉伯人的奴隶,有的在中亚各地服劳役和做工。唐代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杜佑的族子杜环,也在这场战役中被俘,后来到过中亚各地,撰写出《经行记》一书,以亲身经历描述当地的各种情况,成为研究中亚史的珍贵资料。一些留居在那里的人们,也把中国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了当地及西方。
江布尔博物馆陈列着铜铸塞种人武士和铜釜、突厥石人等珍贵文物,与中国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古发现的同类器物的文化特征十分相似。从未发表过的两件器物更引人注意,一件是锛形器,正反两面分别有“大黄布千”、“货泉五两”的汉字。另一件是银制镂空器物,纹样为中国传统的三龙三凤。一九九一年六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草原丝绸之路”考察队的各国学者来到这里时,博物馆将这两件文物展示于众,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毫无疑义,它们是中国输入的。
奇姆肯特,即唐代的白水城,是丝绸之路天山北线至里海地区、欧洲及通往撒马尔罕的岔路口。当地博物馆收藏有塞种人的陶器、康居人的骸骨和中国磁州窑器皿。
天山山脉上的白雪,融化后形成的无数小溪河流,浇灌了哈萨克斯坦的肥美草原,牛羊遍地。哈萨克斯坦的面积约二百七十万平方公里,草原丝绸之路通过的是哈萨克斯坦的南部,也是哈萨克人集中的地区。
哈萨克人以自身特有的方式生活在这条丝绸古道上。尽管现在城市间通航飞机很方便,公路交通又十分发达,然而,骏马仍旧是草原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像草原盛会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马。赛马场上,驭手竟多是十六岁以下的英俊少年,他们骑无鞍无蹬的裸背马奔驰如飞,令人惊心动魄。
哈萨克斯坦还居住着一批特殊的民族——东甘人。东甘,据说意为“东部甘肃”,是清代甘肃、宁夏等地回民起义失败后逃到这里定居者的后裔。他们聚族而居,顽强地延续着自身的民族文化。有一个东甘村,五千多户。村民仍用中国西北方言交谈,称中国为自己的舅家,饮食、服装仍保留着中国的习俗。有趣的是,由于近代中亚与中国较少联系的缘故,他们作为自己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还是清代的款式,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里穿用。家常饭有典型的西北“拉条子”,至于招待远方客人的宴席,煎炒烹炸俱全,和现代中国的烹饪菜肴相似。他们日常使用的汉语虽与中国无异,但新出现的如照相机、电视机等则采用了俄语的发音。东甘人村落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有不少,总共约十几万人。
这些异国他乡的东甘人体内流淌着黄炎子孙的血液,他们仍有深深的思乡之情。如今他们又有机会重温祖先家园的旧事、新情,请去中国专家,辅导、教授他们传统的武术、歌舞。不少年轻的东甘人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与其他民族通婚,已成为现代丝绸之路上传播友谊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