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内克在丝绸之路上以一个突厥基地兴起,后发展成为一座城镇,成为了游牧与农耕文明文化交流互通的桥梁。该城市的居民无论在民族还是信仰方面都呈现了多种多样的特征。其中一部分,从文物遗存如祭祀用陶罐与陶灯等推测,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应为粟特人。定居于此的突厥人则信奉萨满教与(萨满教)腾格里信仰。公元 9 至 10 世纪该地区伊斯兰化,并留下了如建于 10 至 12 世纪的柱式清真寺建筑遗迹,以及公元 11 世纪的有陪葬品的穆斯林墓葬。
考古发掘显示这座位于丝绸之路上天山廊道的城市是一处重要的人类价值观交流地。它位于天山脚下,处于游牧与定居都市两种代表性文明之间,两种文明都对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产生了影响。文化交流带来的价值观影响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使其在游牧核心聚落的基础上发展为城市。那些原先的游牧者定居之后转为从事贸易、手工业与农业等工作。
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
遗产区面积:6549公顷
价值载体要素:泥墙、嘹望塔、营房、陶器作坊、房屋建筑基址、水磨遗存等体现城市文化的遗迹;琐罗亚斯德教、萨满教、伊斯兰教墓地、清真寺遗存。
历史年代: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
类型:考古遗址
所属国家:哈萨克斯坦
历史功能:塔拉斯河流域的重要贸易城市
缓冲区面积:4294.5公顷
主要价值特征:丝绸之路上的奥尔内克城(也作Kulshub)作为突厥部落兴起,后来发展为城市,成为游牧民族和定居者之间价值交流的的桥梁。
更多参考信息: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topic&topic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