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上丝路Maritim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曼谷被人们称为是最富有特色的城市,无论是从其现代化的繁荣,还是从它的古朴典雅,或是从泰人所表现的那种温和善良来说,这一赞美都不为过。其实,何止是曼谷,在泰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地方。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曾几乎每年都要应邀去泰国1-2次,使我有机会参观泰国的许多古今名胜,从而也使我感受到了华夏文明对印支半岛、对湄南河流域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特别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中泰两国的交流是很频繁,关系也十分密切。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在湄南河留下了华夏先民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足迹,使中华文化交融在湄南河流域。一位泰国朋友亲切地对我说:“在泰国有许多文化现象,其根都在中国”。
(一)国王聘元
今日的泰国,在公元1939年以前及公元1945至1949年间,曾被称为暹罗,素可泰古城就是暹罗最初建国的地方。泰国陪同人员说素可泰是泰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城镇,它坐落在尧河下游的盆地,如今人口不足3万,是素可泰府的首府,府的总人口也只有50多万,人口稀疏,四周望去多是稻田。这里是重要的产米地区。
素可泰有几座古庙,显示着古城的特征,是这里的重要文化遗产。素可泰还有一座国立兰坎亨博物馆,是以素可泰王国国王兰坎亨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负责人向我们认真地介绍了素可泰的历史演变。暹罗建国前,大部分领土属于高棉族建立的扶南国,素可泰原为吴哥高棉帝国的首府。中国与扶南国早有来往。据记载,在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扶南诸外国来献玻璃”,三国东吴对扶南开始重视。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东吴便派康泰、朱应出使到了扶南,住了20年,并写成了《吴时外国传》和《扶南异物志》两书。中国学者考证,誉满天下的中国丝绸和陶瓷,早在公元前就分海、陆两路向外传播,汉代已开始了通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扶南的句稚港就在今泰国西岸塔库巴,是当时中国大帆船西航中的一个重要港口。泰国学者斯里斯查特·塔蓬考证说,泰国的考古发现说明,泰国早有中国汉代的足迹,一枚中国的“铲”钱币和三个汉代铜镜就是重要的见证,还在雷姆佛和科考豪两个重要港口发现了大量中国早期的瓷器。美国学者何翠媚也考证说,从南部泰国发现的陶瓷和其他器物证实,中泰在汉代已有交往。
6世纪中叶,扶南势力渐衰,真腊(今柬埔寨)代之而起,原扶南领土又转归真腊统治。元代,周达观于公元1295年随元使赴真腊期间写成《真腊风土记》中,有柬埔寨和中国人民通商友好关系的记载。公元1000年前,泰民族从中国迁入,居住在河谷或低地,以种植水稻为生。泰族长期在真腊统治之下。公元1238年,泰族部落首领室利·膺他沙罗铁领导泰族打败了高棉,获得了独立,建立了统一王国,即素可泰王朝,亦称暹国,首都就是素可泰。公元1293年元世祖“诏遣使诏谕暹国”,开始了中暹官方的正式交往。元朝曾3次派出使臣前往素可泰王国,而素可泰王国遣使元朝前后共12次之多。据记载,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兰坎亨,曾于公元1294和公元1300年两次来聘元朝,并且带回中国的瓷器工匠回国,从此,中国的陶瓷技术传入暹国。当时,中国正处于航海事业的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也空前繁荣,元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鼓励陶瓷出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陶瓷也走向了世界。公元1283年,素可泰国王兰坎亨又令人改造真腊字母,以适于书写泰语,因而创立了泰文。公元1292年,他在建立的一块石碑上刻下了最早的泰文。以后暹国国势衰落,属国纷纷脱离,领土缩小。国王黎泰信佛,从印度、锡兰等地召请僧侣,传播佛教,兴建寺院,修道路,但民力凋敝。公元1350年,暹国投降了南部的罗斛国,从此在中国的史书上就称为暹罗国。
我们从博物馆来到最显示这座古城特征的几座古庙中,据介绍,从这里发展起来的佛像典型样式之一,被佛教界称为素可泰型。泰国陪同人员指着佛像的各个部位,做着生动具体的介绍。佛陀造型是弧线、圆筒状,有一种柔和飘逸的风雅。躯干以近于自然形式为基础,看上去肩膀像熊,身体像狮子,鼻子似鹦鹉,眉、眼、耳都以强烈的曲线表现。佛陀有两个典型姿势,一是坐在半圆的莲座上,左手呈触动姿势;二是一脚向前走动,右手抚胸。素可泰型作为一种佛像的规范形态,不在印度是见不到的。讲解者以强调的口气说,这是泰国国王的功绩。从此,佛教在泰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泰国的国教。
(二)馈赠国印
我们乘船去大城府(又译称阿瑜陀耶府)考察。黎明时分,我们来到了码头,登上大型豪华游船,不久就鸣笛起航了。船体宽大,但客人不很多,在湄南河急流的水面上轻松地航行着。我透过明亮的舷窗,注视着宽长而发浑的水面和来往于河上的船只,观赏着两岸热带风光。客舱里不停地介绍着湄南河有关的情况。湄南河是泰国最重要的河流,纵贯南北,全长1200千米,流域约15万平方千米,是泰国中部农业区的重要灌溉水源,也是航运的主要干线。每年雨季河水泛滥,给两岸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对稻米生长很有利,但也常造成水灾。湄南河还有许多支流。我目睹着两岸肥沃的衣田,林木茂密的村落和在绿树丛中的高脚屋,都缓缓地抛在了船后,不久,我们来到了大城府,这是泰国很著名的古都,是湄南河下游出现的一个新的强大的泰人国家——阿瑜陀耶王国(公元1350—1767年)的首都,1351年建于华富里河和尼塞河汇合处的小岛上,市内有许多神殿和寺庙、宫殿和皇家宾馆等名胜,而这里的标志性建筑是三尖塔。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从素可泰王朝到大城王朝,中泰交流进一步发展,华夏文明的影响更加深远而广泛。到了明代,交往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元朝。为了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阿瑜陀耶王朝向中国遣使平均每2年1次,前后达112次之多,是两国政府交往最频繁的年代。
据记载,1371年,国王波隆摩罗闍(公元1371—1388年)即位,曾遣使与明朝通好,从此,中暹关系日益密切。1377年暹罗王子那空膺来访中国,明太祖赠以“暹罗国王之印”及衣帛路费。暹罗国王郑昭(公元1767—1781年在位),原籍中国潮州人,登基后,为潮州人移居暹罗提供了方便,大批中国人来这里从事农业、手工业。郑昭还亲拟国书,向中国要求“换取建筑材料,以备兴造王宫之用”。明朝也多次向阿瑜陀耶王朝派出使臣,颁诏、赐印、赠礼以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
1370年,明代以吕宗俊为首的访暹罗的使臣,在阿瑜陀耶城受到暹罗宫廷的热情款待,暹罗王还选了多名精明能干的官员,带着6头大象和其他贡品一起来华,行期长达1年才到南京。
我们看到了这里宫殿上的红墙绿瓦,屋脊上的双龙戏珠,琉璃瓦的飞檐,宫内门窗、屏风、圆柱雕梁画栋等,有着浓厚的中国建筑风貌。据说这是拉玛五世要求按照中国宫殿样式,聘请中国建筑专家建造的。我们在博物馆里还看到许多有汉字的瓷片,如“明合”、“玉才”、“顺记”、“兴胜”、“庆利”等,好像是商号的标记。这些都是中泰交流的重要见证。
此外,有多条运河从这里流过,河水清澈,就连倒映在水中的宫殿和其他建筑及绿树都清晰可见。如今这里是旅游胜地,旅游业为主要收人。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当有些人知道我们是来自北京的,他们总是向我们作出友好的表示,有的还主动和我们交谈几句,说:“我的祖先是中国人”,“中国大”,“北京好”等等表示对中国的向往、亲近和敬意。来者都会感到中国在这里影响之大。
(三)古城变迁
11月22日,我们在曼谷考察。据介绍,20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沼泽地,犹如“泥海”,看上去是一个不起眼的村落,有为数不多的高脚屋,还有建在竹筏上的简易棚屋,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具有现代化、美丽风貌的曼谷。我们目睹着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和传统的高脚屋,错落其间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和金晃晃的佛寺,在微风吹拂下摇晃着的一片片椰林,纵横交错的河渠港口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着粼粼波光。在湄南河急流的水面上,往来的船舶不断发出响亮的鸣笛声。据说,早年市内水网密布,曾以水运为主。至今在曼谷附近仍有一处水上市场,我们看到在椰林深处、绿水之间,约有一万平方米的水上市场,许多小船蜿蜒而行,卖百货的、售古玩的、做小吃的、售水果蔬菜的,还有耍大蟒的等等,应有尽有。小船连绵浮在水上,形成流动的货摊,一切交易活动都在水上进行。流水两岸,都是木板高脚屋,各家门口都有木梯以便上下船。住宅和仓库都在高脚屋里,交通工具就是小船。从水上市场就可以看见早年曼谷的水运特色了。过去曼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而如今桥梁连接着各个部位,各种车辆在街道上排着拥挤的长队。
据记载,曼谷的巨变是因缅甸入侵而由大城迁都曼谷后开始的。1782年,曼谷成为暹罗王国的都城,国王拉玛一世在此造宫殿、建寺庙、修城墙,据说拉玛一世的宫殿和城墙是由中国工匠负责建造的,当时,宫殿中的石雕大多是来自中国。拉玛二世、拉玛三世又开始拆城墙、修马路、在河上建桥梁。拉玛六世建立了朱拉隆功大学。我们回顾着曼谷的变迁,感受到它也像渭南河奔腾的急流一样,不停地在演变着。
(四)宫前右雕
上午,我们冒着灼热的阳光,来到曼谷大皇宫。几名泰国士兵身穿橄榄绿色军装,手持自动步枪,头戴绿色钢盔,严密守卫在皇宫门前,巡视着周围的一切。我们严肃而庄重地走过连着高5米、长1900米的白色宫墙,一片规模宏伟、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高耸的金塔、翘起的飞檐、五彩嫔纷的琉璃墙、鱼鳞琉璃瓦拼成的殿顶图案,还有三角形、锥形尖塔式等多种样式的殿顶,都极为引人入胜,既有现代感,也显得古朴典雅。
在拥有21.8万平方米面积的皇宫内,最著名的宫殿有:拉玛一世王于1784年建造的第一座宫殿,主要用做国王登基加冕、举行仪式和庆典的阿玛林宫;国王接受外国驻泰使节递交国书的查基宫,这是拉玛五世王于1876年建造的最大的一座宫殿,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式样,塔顶是泰式锥形尖塔,殿内雕塑着各种西式花纹图案;还有现在国王居住的集拉宫和拉玛八世王兴建的宝隆皮曼宫,是专门招待外国元首的宾馆。我们看到在宫殿内还陈设着200年前由中国运去的大型彩色瓷花瓶和几个景泰蓝花瓶,以及大屏风上的彩绘有“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空城计”、“鸿门宴”和宋代“杨门女将”的故事画。陪同人员说,中国的古典作品在泰国有广泛的影响,许多人都读过,它们已同泰国文化交融在一起了。
在宫殿前屹立着中国的石雕古狮和文武大臣的石雕巨像,特别引人注目。各宫门都有一对比人还高大的、出自中国石匠雕刻的大狮,虽经200多年的漫长岁月,但仍颜色如初、光彩夺目。文武大臣的石雕巨像十分精致,雕像的面部、服饰和姿态,特别是身穿甲袍、手持武器、形象威猛的武将像,更是刻得惟妙惟肖,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据记载,从拉玛一世起,许多来自宁波、潮州的船舶所运载的各种器皿、茶叶、丝绸等有价值的物品中,就有石狮和用岩石雕成的人像。仅1820年就有2000多名水手组成的大型帆船队驶向暹罗,中国帆船停在曼谷湾中长达2英里。也有传说,这些石雕是中国商人为保持船体平衡,作为压仓物运来的,待货物售完后,奉送或卖给当地贵族。
(五)三大国宝
随后,我们来到大皇宫北侧,附属于大皇宫的玉佛寺。我们脱鞋而入,佛殿极为安静,碧绿的玉佛端坐在金色的佛龛里,佛身穿金缕佛衣,仪态端庄、慈祥,是泰国的第一大国宝。国王每年三季为玉佛更衣,并要举行隆重的更衣仪式。玉佛寺都贴上了金箔,金灿灿的光亮十分耀眼,还镶嵌着五彩缤纷的贝壳及玻璃片,十分光彩夺目。我们目睹佛徒们跪拜在香火缭绕的玉佛前,求佛给自己带来好运。每个人在佛前都显得那么严肃、庄重而虔诚。
我们从玉佛寺来到位于大皇宫南侧建于1793年的卧佛寺,这是曼谷最古老也是最大的佛寺之一。因寺内的佛像、佛塔很多,而被称为“万佛寺”。佛教中本有千佛一说,意思是有许许多多的佛,其目的是使“神圣而高不可攀”的佛普遍化,宣扬众佛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力图使更多人相信佛教。千佛如此,万佛就更是这样了。寺内供奉着一尊身长约50米、宽15米左右的巨大卧佛,形体之庞大、气势之宏伟,作为室内雕塑,实为罕见。佛身包金箔,金光耀眼夺目,双脚脚底雕有180个如来佛图像。在墙壁上彩绘着394尊佛像连环画,这是泰国佛像的三大国宝之一。
我们还看到了位于曼谷火车站附近的金佛寺,也是三大国宝之一,金佛寺内供奉着一尊由纯度60%的黄金铸造的高3米、重5吨半的大佛;我们脱鞋而入,看到许多佛徒十分虔诚地祈祷佛陀,默告自己的愿望,祈求佛的帮助,实现自己的好运。他们小声发出的请求和希望的声音,随着香火烟雾的缭绕在寺内回荡着。
我们在曼谷一处不大的广场上看到了被认为是最能显灵的四面佛。周围摆满了信仰者敬献的香火、鲜花、蜡烛和木像,还有几名少女在佛像前跳舞祭神。据说,这是有钱人专门用钱雇佣的少女来敬佛的。在曼谷有300多座佛教寺庙,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文化特色。佛教已成为泰国的国教,这一宗教在泰国发展到今天,与暹罗建国初期的国王兰坎亨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的推动下,佛教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还创造了佛像的典型样式,被佛教界称为索可泰型佛像。
(六)陶瓷过海
大量的考古发现足以说明中国陶瓷很早就漂洋过海,在泰国安家落户了。它们或点缀于宫殿和重要文化场所,或陈列于博物馆、一些显贵之家,甚至有文化的一些平民也都以能收藏几件中国陶瓷而感到自豪。它似乎可以提高主人几分身价和文化品位,也为环境增添一些高雅,甚至可为一次宴请抬高档次。中国陶瓷被人们不仅视为一种器物,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品,也是交流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在泰国期间,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高雅的地方陈放着中国的陶瓷。它们接受着人们的观赏、研究和赞美,它的造型、图案、色彩和铭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一位泰国朋友说的那样,每一件中国陶瓷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风采。有的人从喜欢中国的陶瓷而爱上了中国,认为中国陶瓷好,进而深化到认为中国好。中国陶瓷成了友好的象征,成为交流的使者,使人倍加珍惜。
泰国陪同人员告诉我们,1978年8月,在吞武里府沿海发现了一艘700年前沉没的帆船内,不仅有10多万枚中国唐、宋时期的铜币,而且还有花瓶等多种瓷器。1983年,在暹罗湾海底又找到了一艘大约500年前的中国商船,船内装有1619年以前的中国瓷器和其他物品。湄南河的出海口附近海域被人们称为海底陶瓷博物馆,水下瓷器很多,渔民经常在海底打捞出瓷器,主要是中国元、明、清三代的产品,也有泉州产的宋代产品。
海底遗留的大里陶瓷足以说明,这里自古以来是最繁忙的港湾。陶瓷具有沉重、易碎的特点,很适合船运。船比骆驼装载得多,海路运输比沙漠、山路也较容易运输,所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陶瓷也就走向了世界。许多学者建议把海上丝绸之路改为“海上陶瓷之路”或“丝绸、陶瓷之路”。
暹罗人喜欢用中国的丝绸制成纱笼(筒裙),宫廷中常用的幡帷白伞、僧侣穿的架装都是用中国的丝绸制作的,丝绸美化了当地人的生活。同样,中国陶瓷的输入,对改善、丰富和美化泰国人民的生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前,泰人多以植物的叶子做食具,至中国陶瓷输入为泰人提供了精美实用的器皿之后,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俗。
我们在泰国国家博物馆还惊喜地看到,这里收藏着有中文面值的货币,有圆形方孔、直径4厘米的“南邦通宝”,有的铸上汉文“通宝”或“赞春",旁边注有泰文。1853年泰国各家银行发行最早的纸币上,除泰文、英文币值外,还有汉文“壹铢”、“壹钱”。泰国银行发行的纸币上有“银纸肆伯铢、暹皇库认收”和“暹银壹伯铢,暹皇库认收”,“银纸拾铢,暹皇库认收”等字样。
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量的考古发现、深情的历史记载,显示着华夏先民们在美丽富饶的湄南河流域留下的深刻而伟大的足迹。他们扬帆启航,劈风斩浪,来这里参加开发经营,他们与当地人民生死与共,把华夏文明与当地文化交融,而且还不断创造着新的文明,前仆后继,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一切都是历史所记载的13-18世纪期间中泰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