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漠丝路Desert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7月28日,国际丝绸之路考察队告别了辽阔而美丽的武威绿洲,沿着河西走廊上的平坦公路继续西行。在去张掖的路上,我们在永昌县城西南100千米处看到了鸾鸟城遗址。据专家介绍,近年来,一些中外学者称这座城是由古罗马人建筑的。该城南地宽110米,墙为夯土板筑,穷层厚度8-10厘米,现在大部分城墙已颓败。1968年当地群众兴修水利时发现了一些遗物,但考古学家未对其进行科学挖掘。根据出土的遗物和有关记载,专家们认为,该城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所置,而这个时期也是古罗马时代。汉武帝听取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禀报,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后,就用西方国家的名字命名内地的郡县,如骊靬(古罗马)也就是现在的永昌县。公元2世纪,罗马与波斯打仗,一支罗马远征军逃至永昌落户。
我们的车队在位于山丹县的明长城缺口处停下来,各国学者下车对明长城进行实地考察拍照,发现在明长城的后边有汉代的壕沟,汉代士兵和囚犯用壕沟挖出的土堆起了汉代长城。汉壕沟和明长城在河西走廊并列向西延伸。
14时多,我们来到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张掖古城。张掖原名甘州,位于阿拉善沙漠南缘,祁连山北麓。奔腾不息的黑河干流使这片土地变成了最大的沃州。张掖北沿弱水,通蒙古戈壁,南经祁连山隘口可到青海高原,背倚长城,处千河西走廊中部,形势险要,为历代边防要镇,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中心。
张掖乃至整个河西走廊在古代曾是佛教盛行的地区,佛寺林立,红墙绿瓦,晨钟暮鼓,吸引了不少虔诚的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以三个佛教寺院最为宏伟,即武威的卧佛寺、山丹的坐佛寺和张掖的卧佛寺。张掖的卧佛寺是许多古今中外的人们所喜爱和津津乐道的地方。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了17年,仅在张掖就逗留了约一年之久。他曾经记述说,甘州是一个大城,庙宇很多,最大的睡着的佛像足有几十步长,周围围绕着较小的佛像,其势似向大佛表示崇敬和行札。据西夏史记载,有个叫嵬咩(法名思能)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声音,挖地三四尺,得一翠瓦、金砖覆盖的古卧佛一具,由此,就建起了宏伟的大佛寺。据考古专家介绍,卧佛寺原来是由牌房、山门、天王殿、大佛殿、配殿、万圣殿、过殿和佛塔以及僧舍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完整的建筑群。当年寺内殿宇巍峨,古树参天,山光塔影,景色宜人,其影响远及欧亚。据十六世纪到过这个寺的波斯商人哈智摩合美德说,该寺当时可容四五千人。今天国际考察队所能看到的佛寺,只有目前留下的大佛殿及建于寺中中轴线上的藏经殿、土塔三处仍保存原有的规模。大佛殿为佛寺的主体建筑,呈长方形,两层重檐,木构廊绕四周,殿顶为青瓦覆盖,高20.2米,南北宽9间,48.3米,东西进深7间,24.5米,总面积1370平方米。殿檐下的额枋上雕有龙、狮、鹿、象等走兽,形象生动逼真。大殿正门两侧嵌有砖雕两幅各用50块方砖拼对而成,每幅4.6米见方,左为“祗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专家评论说,雕刻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中的优秀作品。印度学者辛格说:“我认为这地砖浮雕具有帕米尔高原的艺术风格。”大佛殿内现存彩绘泥塑31座,正中佛坛高1.17米,长35米,宽5.4米。佛坛上塑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像,身长35米,肩宽7.5米,耳朵2米多长,这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卧佛像背后塑有“十大弟了”举哀群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仔细观察,它们或老或少,或胖或瘦,或喜或忧,或盘膝打坐,或双手合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各国专家看后赞不绝口,连连称道。佛寺内还保存有线条流畅、色泽艳丽、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530多平方米的壁画。大佛殿后面的藏经殿还藏有明正统五年(公元1441年)官版印制的经籍,名目繁多达3584卷佛经。地方陪同人员告诉我们,寺内的许多文物都是第一次让外国人士参观,还没有公开展出过。
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当初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常来大佛寺居住,这里不是行宫却也胜似行宫。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别吉太后又住在这个寺里,并在这里生下了忽必烈一一中国元代第一代皇帝。忽必烈很重视与外国的联系,对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西南亚以及东北非的海道贸易都有所发展。他笃信喇嘛教,也保护其他宗教。他重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曾多次进攻邻国。公元1274至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公元1283年讨伐缅甸,公元1284年、公元1287年两次讨伐安南,公元1292年入侵爪哇,但均告失败。
考古学者告诉我们,1966年曾在卧佛腹内发现铜镜、铜壶、铜佛、石刻等文物。1970年又在附属建筑金塔殿基下发现明正统年间放置的舍利石函一具,内盛工艺精湛的八卦银壶、玉雕、古钱币及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等。1971年,在佛寺旁曾出土6枚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651年)的银币。银币正面铸有库斯老一世头像,这是古代贸易市场的见证之一。古代张掖乃至整个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外贸易的中转集散地。大约在4世纪到6世纪的近300年间,中国南北出现了割据混战的纷乱局面,大宗贸易已不便在长安等中原地区进行,一直到隋王朝统一中国,依然是“西域诸番,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隋朝时,曾在张掖举行过贸易大会,当时有27个国家参加,也许这是我国举办的最早的交易大会。隋炀帝杨广很重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并派大臣裴矩常驻张掖,掌管通商事物。
他还撰写专著记述从敦煌到地中海的三条商路,即“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公元609年,隋王朝曾邀请新疆各地及帕米尔以西各国宾王和使节访问张掖,并派裴矩亲到敦煌迎接。访问期间,张掖的仕女盛装打扮,道路两旁焚香奏乐,载歌载舞,热情欢迎,隋炀帝还驾临张掖,与各国各地宾王、使者相见。随后又邀请他们访问洛阳,命洛阳商人盛饰市容,陈列全国各地名产珍货,有如现在的博览会情景。
张掖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中心,而且也是河西走廊中部抗击匈奴的主要军事支撑点。张掖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东西有直通长安和中亚、西亚的丝路大道;南北有从西宁经居延至北方蒙古草原的丝绸之路,这两条大道都以张掖为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名将霍去病在这里颇受尊敬,在《甘州府志》中记载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汉朝有一个家住黑河北面的姑娘,看到黑河涨水淹死很多乡亲和牲口,就发誓要修一座桥。她对人说,等桥造成了,她就成神了。不久桥造成了,她就跌入黑河中,她落水时坐过的一块木头,发出了一股异香味。乡亲们就把这块木头当成姑娘遗体埋掉了,并为她立了天仙姑庙。后来霍去病率兵西征,与匈奴战于黑河之旁,霍去病的兵马都顺利地通过了这座桥,而匈奴兵一上桥就掉下了河水。匈奴兵气得把天仙姑庙也烧了。可是不久,匈奴的人畜都得了瘟疫。这个故事表明,在汉王朝反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有力支持。
据考证,张掖西边的黑水国古城可能是汉代张掖城所在地。黑水城周围发现了大量的汉墓,表明汉代这里的居民是很多的。据记载,1938年国民党军韩起功师七八千人在此筑路,曾挖掘古城及古墓,获古陶器六七卡车,并以古墓所出的砖铺砌公路30余千米。197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周围发现汉墓3000余座,有待科学发掘。张掖境内的祁连山脚下,有一座军事重镇——永固城,西汉前曾是月氏国都,匈奴人占领后,成为匈奴王的避暑胜地。汉武帝时,霍去病赶走匈奴,收归汉朝所有。在城东5千米处的八卦营,可见到汉代的残砖碎瓦。此外,附近的古墓还出土了铜箭等兵器,死者整齐地排列在一起,齐东方教授估计他们可能是当年镇守河西走廊的将士。
一天紧张的考察使大家感到十分充实,对张掖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为考察队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