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漠丝路Desert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7月31日,我们在敦煌迎来了第一个清晨。我走向一片开阔地,向绿洲之外的四周望去。神秘莫测的茫茫沙漠奇观,光怪陆离的幻海似的戈壁,逶迤不绝的群山拥抱着这块天然盆地,这多姿的景色十分诱人。我望着这片古老的大地,仿佛看到史书记载的昔日敦煌的辉煌和各代王朝统治者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所进行的轮番表演。
公元前2世纪末,汉代驱逐匈奴,在这里设置敦煌郡,为防匈奴侵扰还在其北部驻军;4世纪和5世纪相继为后凉(公元386-403年)、西凉(公元400一421年)和北凉(公元401—439年)的领地;公元386一543年属北魏,名为瓜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称西沙州,唐中叶后属吐蕃。851年吐蕃内乱,唐收复沙州,但政权归当地割据者执掌;11世纪中叶属西夏;元初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为沙州路治;明代永乐初置沙州卫,在敦煌驻军;清代改为敦煌,初设敦煌郡的疆域东至渊泉(今玉门市以西),西至龙勒阳关,北达伊吾(今哈密),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面积辽阔。汉朝将“敦煌”二字释为“盛大辉煌”。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这里视为通向西域的重地。他们和勤劳、智慧、勇敢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为这里昔日的辉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两条线的交叉道的起点,一条绕塔里木盆地北缘,从哈密和吐鲁番西行,另一条沿着塔里木盆地南缘西行。活跃在古“丝路”的商贾、僧人、使节、旅行家、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等络绎不绝,东来西往也都要经过敦煌,这里成为东西文化、贸易交流举世闻名的重要都会,也是联结世界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纽带。这里凝结着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这里丰富的文化遗产就是历史的见证。
敦煌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点之一,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始建莫高窟起到1227年西夏灭亡止,敦煌是佛教徒的朝圣地。历代地方长官,包括吐蕃等部落首领都在此修建寺庙。石窟寺原是印度佛教徒进行修炼、祭祀佛祖的场所,随着佛教的东传,石窟寺这种佛教建筑与佛塔等一起也传入了中国并得到了发展。
上午8时多,我们乘车来到了距敦煌约25千米东南方向的莫高窟,这是它首次迎来了联合国派遣的由世界各大洲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在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之中,四周平沙茫茫,唯有莫高窟浓绿成阴、流水潺潺、百花争艳。这佛教的圣地、艺术的宝库,就淹没在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绿洲之中。我们下车首先看到的是华丽的大牌坊,门楣横匾上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石室宝藏”四个耀眼夺目的大字。透过牌坊大门,便看到了岩壁上那蜂拥错叠的石窟群。敦煌学者介绍说,现在保存的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壁画和塑像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座,唐宋木构建筑5座。最大的窟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的高不盈尺。敦煌专门为考察队开放了30多个洞窟。中外学者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沿着林阴小路急步而行,在石板小径上,攀上走下进出各个洞窟,认真仔细地进行着考察。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的景观和十分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每一个专家学者。
窟中的壁画大部分是表现佛经各类人物和佛教故事的,此外还有经变画和众多供养人的画像,再现了中国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我们来到第17窟,这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的一个藏经洞,这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古代文献发现之一。洞中发现藏有近千年的4万多种古代写本、印本和文物,除大里汉文佛经外,还有儒家、道家以及其他宗教典籍、其他民族文字的写本、绢画和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这些文物大部分被英、法、德、日、俄等国的“探险家”盗走,使藏经洞的文物分散在世界10多个国家、30多个博物馆。其中,英国藏有1.5万件,法国藏有7000件,俄国藏有近1万件,而中国目前仅剩下1万多件,藏在北京图书馆中。在场的外国专家当场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一个文物归还活动,并立即得到在场每个人的支持。
我们在隋代第420窟看到画面上部描绘了一队商旅赶着成群的骆驼、毛驴,满载珠宝货物,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的情景;下部右端以三段河流为主要线索,表现有人落水被溺、有人乘船遇险、有人周围起火、有人项戴枷锁等,这些受难的人,只要诵念观音的名号,就可以得到观音的挽救,解脱一切苦难。还有盛唐时期的第45窟南碧“胡商遇盗”图画,都是当年丝绸之路上的真实情景。第323窟壁画的题材内容尤为引人注目。北壁第一组画下方是《张骞出使西域图》。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张骞与护从马队持节辞行。左上方画张骞一行人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已近大夏国,远处城垣在望,城内寺塔林立,城外已有二比丘在迎接。这是一组珍贵的历史人物画,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大夏国是古希腊马其顿国在紧挨中国的地方建立的一个希腊化国家。
158窟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洞窟。我们看到北窟西侧画的诸国王举哀图,画面最前列画吐鲁番赞普举哀,以及汉族帝王、突厥、南海昆仑、中亚、南亚、西域诸国王举哀,沉痛悼念释迦牟尼。他们以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采用割耳朵、剖胸、刺心、割鼻、嚎哭、悲泣来表示对佛的哀伤和痛不欲生的心情。这些都显示佛教已经传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
敦煌学者还向各国学者介绍了敦煌博物院现在还保存的6枚回鹘文的(回鹘文是古维吾尔文字)木活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6枚活字是用锯子将硬木锯成大小不同的方块,再用刀刻制而成。据考证,这6枚活字的创制年代大概在13世纪。中外学者对在莫高窟中发现活字印刷的实物证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专家们认为,活字印刷早在元代就已开始传到了中亚,这是维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考察完莫高窟之后,国际考察队与敦煌学者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进行了交流。敦煌学者段文杰教授认为,敦煌艺术是多门类的艺术综合体,包括敦煌壁画、彩塑、建筑、绢画、版画、书法、舞乐等。敦煌艺术是宗教艺术,是佛教题材的艺术。佛教艺术始创于印度,传入西域,经玉门传到敦煌。敦煌艺术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这种交流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佛教艺术由西向东主要受印度、波斯、阿富汗的影响;第二阶段,从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开始结合,由东向西经西域传入印度和西亚;第三阶段,佛教、道教和儒家在结合中大胆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发展本族的文化。伊朗学者D.T.霍梅尼说,敦煌展现了伊中文化的交流,在波斯文化中,也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丹麦学者索伦森说:“这里佛教的独到之处是中西结合的风格。印度佛教逐渐中国化。在这里我也看到了佛教和道教的结合。敦煌的事实再次证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渠道。”与会的各国学者高度评价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