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漠丝路Desert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1990年1月10日的黎明,在室内墙壁高处一个有伊斯兰特色的小窗口,显现了一小片微弱的曙光,使幽暗的房间渐渐明亮了。朗读古兰经的声音也随着黎明的曙光传进了室内,使人感到这种声音正在整个城市上空荡漾着,它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拉着长音,抑扬顿挫,似在歌唱,那洪亮的压倒一切的声音在唤醒着人们,引导着信徒们去忠于自己的信仰。我们在清真之国的每天早晨都可以听这样的声音,虽然不懂其意,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声音在伴随着这里的人们每一天生活的开始。
上午8时,所有与会者在巴基斯坦文物局官员和学者的陪同下,开始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古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第一个考察点就是闻名古今的古城塔克西拉,它现在也是巴基斯坦的新兴重工业城市。古城位于印度河与杰赫勒姆河之间,是旁遮普省西北部的城市,距巴基斯坦首都约35千米。
我们告别了伊斯兰堡,沿着伸向西北方向的公路来到了塔克西拉。据巴基斯坦学者介绍,从公元前5世纪起,这里就成为印度、伊朗和希腊三种文化影响的汇合地,是古代印度文化与地中海文化交汇之处,并因为是三条重要商道的交界处而十分繁盛。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区,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在历史上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希腊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于公元前327年继续东侵至旁遮普。当时旁遮普有许多小国,其中,塔克西拉是较大的古国,当亚历山大兵临城下时,塔克西拉王投降,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东部地区。在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时期,塔克西拉成为佛教传教活动最频繁的地方,阿育王即位后,见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痛苦,从此就不再征战,开始信奉佛教,并建造了印度的许多佛塔和寺院。佛教在当时还是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的小教派,在他的资助下,才使佛教普及整个印度,随后传至国外。当地学者说:“阿育王对佛教的贡献是永世不朽的。”塔克西拉的佛教遗存,如塔、寺、佛像多数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塔克西拉还曾是犍陀罗国的京城,公元1世纪,犍陀罗在贵霜帝国的统治下,与罗马保持着外交和商业关系。而贵霜帝国的中心是横贯中亚的丝绸之路枢纽。
塔克西拉在历史上曾多次易主,曾为多个王朝或王国的都城、省会、学术中心和佛教中心。所以,历史的遗存特别丰富。当地保存下来的古迹有护堤、城堡、宫室、寺庙、佛塔,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陶器、青黄铜器、金器、珠宝、货币、佛像等文物。
我们按计划考察了塔克西拉各处遗址。有公元前6世纪的古城遗址,有不规则的街道,拥挤的房屋,在公元前2世纪的古城遗址中已有城堡、皇宫、寺庙。我们站在这些遗址的废墟上,目睹着这些残垣断壁和砖、石、黄土,可以想像到2500年前,这里是多么繁荣昌盛,历史的文明就扎根在这里,也正是因为这里有过历史的辉煌,才使塔克西拉成为闻名世界的古城,吸引着各方面的来客。在这里还有公元1世纪古城遗址,还有待发掘。
随后,我们来到塔克西拉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各个时期出土的各种文物,有丰满而精美的雕塑像、石雕、木刻,有大大小小各种形姿的佛像、陶器、铜器、铁器、金、银、硬币、珠宝等。印度、伊朗和希腊三种文化在这里汇合、碰撞、交流和融合,从公元1-7世纪犍陀罗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陪同参观的学者指着文物介绍说,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特征是为了记述佛教的传说,犍陀罗学派从罗马古典艺术中吸取了很多图样和技法,如戴花圈的小天使,半人半鱼的海神,半人半马的怪物,放在拱顶壁中的雕像等,然而雕塑的基本样子仍是印度式的。他指着一些浮雕说,犍陀罗用以装饰佛塔和寺庙建筑的浮雕,是对佛教艺术的一个永久性贡献,并以选取佛教故事作为雕刻内容。犍陀罗的佛塔尤以雕饰精致而著称,设有围栏,叙事性和装饰性浮雕都直接刻在纪念碑的主体上。在博物馆东部2英里处,就有一座佛塔,还建有僧人住宅,出土的大量文物都陈列在博物馆里。在参观结束时,我注意到在中央大厅里设有一座宝塔,塔顶有7把雨伞,不知是象征什么。
随后博物馆举行了午餐会,与会者自由地交谈。当我问及塔克西拉的含义时,博物馆馆长回答说,这是以该城市第一代统治者的名字(TAKSA)命名的,称咀义始罗(TAKSASILA,希腊人转写作“塔克西拉”)。据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这个城市是由罗摩的弟弟婆罗多建立,婆罗多之子是该城的第一代统治者。罗摩是印度所崇奉的重要神灵之一,体现着武士精神和美德,历史上可能确有罗摩其人,他可能是一位经过神话的渲染的部族的英雄。他还说,在印度、希腊、罗马的古文献中和佛教、基督教传说中,都记载过这座古城的情况。就是在中国的高僧法显、玄奘的游记中,对这里也有过记载。当我听到我国高僧法显、玄奘也到过此地时,立刻拉近了我和塔克西拉的距离,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们介绍说,法显是中国东晋时期的僧人、旅行家、翻译家,也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行者。公元399-412年,他西渡流沙,越过葱岭到了古印度求法,历时14年,足迹遍布30余国,把旅途见闻撰成《佛国记》。书中记述了古印度、巴基斯坦诸国的山川风物、历史、佛教情况和交通情况。玄奘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也是增进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使者。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历时17年,行程2.5万千米,途经138国,携回佛经657部。据他西行的见闻撰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述了138个城邦古国和地区的地理、山川、城市、交通、风俗物产、政治文化。特别记载了佛教状况、佛教古迹以及历史传说和人物传记等。博物馆馆长说:“公元7世纪玄奘到达这里时,塔克西拉遭到匈奴人的洗劫和摧毁,之后,再也没有恢复。”在我旁边的另一位巴基斯坦学者带着赞美的口气说:“法显、玄奘都是了不起的中国古人,他们为佛教的传播和印、巴、中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令世人难忘的贡献”。
下午14时,我们乘车继续西行去斯瓦特。巴基斯坦的西北部多是以兴都库什山脉和苏来曼山脉构成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一路上我们观赏着清真之国北部的自然风光,真可谓是“行车观花”。我们时而攀山而行,至山顶俯瞰四周,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势若游龙,奔向远方。我们又时而穿谷而过,偶见清流潺潺,植被茂密,满坡披翠。也看到沙石满山,寸草不生、岗峦起伏的丘陵地区和山谷中已开垦的片片平原地带。这就是清真之国北方壮丽的图画,也是古丝绸之路探险家们所经历的巴基斯坦境内北段路程地貌的主要特色。
经过5个小时的行车,傍晚19时多到达了巴基斯坦西北边省马拉根德分区县斯瓦特市。
我们在美丽而宁静的山谷城市酣睡了一夜。11日清晨,诵读古兰经的响亮声音把我从酣睡中唤醒,我怀着新奇的愿望走出了宾馆。清静的街道,行人稀少,城市不大,也不见高层建筑,四周青山环绕,以融雪与冰川为水源的斯瓦特河由北向南奔流不息,河谷中一片片肥沃的冲积地带已被大量开垦为农田。林木茂密,郁郁葱葱。据当地人介绍,全长320千米的斯瓦特河,通过多条灌渠灌溉着约65000公顷上地,种植着以甘庶、小麦为主的农作物。这里盛产水果和蜂蜜,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帘子与毛毯也很著名。
在当地学者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斯瓦特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在斯瓦特附近的布特卡拉发掘出公元前5世纪的文化层。在公元前5世纪佛教创立的最初年代,佛教就传播到这里,建立佛寺,成为佛教各个派别的摇篮。佛教信徒们认为,这片美丽宁静的山谷,是“祥和”的,佛教应以此地为家。所以,这里建有许多佛寺,雕塑有各种形姿的佛像。这里曾是犍陀罗派的佛教雕塑艺术的发源地。古印度称这里是“美丽迷人的土地”。中国高僧法显也曾到这里求法,并称这里为“悬链式的山谷”。希腊人发现了这块山谷,亚历山大率希腊军东侵征服波斯帝国后,继续东侵,在公元前327年5月越过兴都库什山,在侵入旁遮普之前,在斯瓦特遇到了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发生了激战。伊斯兰为征服次大陆也曾在这里进行多次征战。斯瓦特是古丝绸之路东西交流的重镇,在2000年以前曾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从而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文物,在古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这些都是丝绸之路和不同时期的征战与文明的重要见证。
下午14时,我们告别了斯瓦特,向着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城白沙瓦行进。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