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漠丝路Desert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贾学谦Jia Xueqian
档案编号:
经过千里的戈壁之行,我们终千在残阳如血的时刻,到达了西域的东大门,第一块大绿洲——哈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水渠纵横,庄稼、树木和花草郁郁葱葱,与荒漠戈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膛目结舌。当我们的车队驶入哈密市内时,维吾尔族的男女青年们和地方政府的官员都在街头热情地欢迎我们。他们戴着小花帽,身穿华丽多彩的服装,在手鼓和其他乐器伴奏下,载歌载舞,男女老少走上街头喜气洋洋地迎接着来自远方的客人。我们一天的旅途虽然有些疲劳,但面对着这热烈而令人激动的场面,乏累之感也就消失了。
地区的政府官员用带有浓厚维吾尔族口音的汉话介绍说,哈密在新疆的东部,也称东疆。它北面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其边界线长达605.5千米,天山山脉横贯哈密地区中部,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地区总面积13.76万平方千米。全区有林地面积879.6万亩,森林覆盖率4.09%。全区可利用的水力资源17.3亿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新疆重点勘察地区之一。这里工业发展很快,兰新铁路从境内穿过。这里天然草场广阔,衣作物品种很多,是哈密瓜的故乡。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哈密国王以哈密瓜向朝廷进贡而名扬天下。全地区总人口近40万,而哈密市人口约30万,有24个民族,其中汉族占66%;维吾尔族占26%。
新疆学者介绍说,哈密历史悠久,古称昆莫。汉代称伊吾卢;东汉在这里设“宜禾都尉”、“伊吾司马”;北魏和隋设“伊吾郡”;唐代设“西伊洲”,后改称“伊洲”直属朝廷管辖;元称“哈密力”,隶甘肃行省;明代设“哈密卫”。韩国学者金浩东讲述了经他考证的哈密古国的一段故事:“明代的哈密王是个蒙古人,哈密王国是北元亲王忽纳史里创立的。据汉文史籍记载,公元1389年,两个蒙古贵族函请明洪武皇帝,协助他们邀请忽纳史里从蒙古取道哈密前往他们的国家登基称王。他们所去之国,一说在沙洲(敦煌)附近,一说在天山以北、巴尔哈什湖以南。忽纳史里到了哈密后,因故无法继续西进,遂在哈密称王。14世纪末,哈密内部分化加剧,国王政权受到削弱。“清代在这里设哈密厅,那时的哈密王是维吾尔人。维吾尔人是公元9世纪从蒙古东北部草原迁徙过来的。据学者考证说,在汉族人和维吾尔族人到达新疆以前,新疆的居民是高加索人种(白种人)。1697年乾隆帝使哈密王称臣清朝,1930年新疆省政府主席废除了哈密王位。
8月3日,我们到哈密的第二天,大家冒着59℃的高温,考察了位于哈密市西南70千米处的“五堡古墓群”。这里有1千多座古墓,经有关部门碳化测定,古墓距今已有2900-32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地。墓葬形式为竖穴土扩,主要为单人葬,侧身屈肢,随葬物比较贫乏,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1978年和1986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先后在这里进行过两次大的发掘,共发掘79具干尸,以及铜器、石器、陶器等。哈密文物局的专家为在场的中外学者试挖了一座古墓,我们看到墓内是一男性尸体,头戴毡帽,身穿毛皮长袍,脚上套有高帮靴子。由于气候干燥,尸体干化,服装完好,肌肉仍有弹性,眉毛没有脱落,头发呈金黄色。至于干尸生前属于哪个民族部落,这个部落后来的下落如何,专家们尚说不清楚。
下午我们还考察了位于哈密市西部的盖斯墓。盖斯是阿拉伯教士,唐贞观年间,应唐太宗李世民邀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盖斯、吾外斯、万嘎斯三位阿拉伯教士来中国传教。万嘎斯葬于广州,吾外斯葬于甘肃回回堡,盖斯卒于星星峡,并葬于此,1945年哈密伊斯兰教徒集资将其遗骨迁葬于哈密。墓体高约15米,下部呈方形,上部为拱式圆顶,并用绿色琉璃砖镶嵌。这也是古丝路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
8月4日,我们按计划来到了哈密市以南2千米处的“回王陵”考察。王陵建于1840年前后,这里埋葬着历代回王及其王妃,至今保存完好的有两处,南面一处为两座亭式建筑,上部飞檐斗拱,四周圆柱支撑,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北面一处为一座“大拱拜",主体高约25米,下方上圆拱顶,琉璃砖镶面,外有36级盘旋土梯拾级而上,可达墓顶。西面与墓体相对的是一座清真寺,四壁经文彩饰,顶棚彩绘,撑柱雕花,可容纳3000余人。
我们从回王陵来到哈密市内参观了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哈密地区30多年来出土的文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五堡古墓出土的古尸。这些距今3200年的尸体,仍然完好,真是令入吃惊。古尸的服装完好,有的眼睛还没有深陷,面部清晰,似有点像安详长眠的形象。这些文物对研究哈密地区的历史和古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贾学谦著. 驼铃与古船 UNESCO国际丝路考察纪实[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