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上丝路Maritim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李希光Li Xiguang
档案编号:
“潜水员李滨身背氧气瓶、戴着潜水镜,拖在小艇后面,在海面8米下的海水里仔细勘查摸索着。突然,这位在水下干过八年考古的考古学家还是被他眼前的一件物品惊呆了:一株紫色珊瑚长得有些奇怪——它不是从沙中长出,而是长在横躺着的一尊无头古代石雕像的颈上,雕像旁蹲着一头石狮子。”周笑雪说。
“这是一尊威严纥立的中国朝廷皇帝命官的石雕像,石雕周围50米的地方散落着近百件花岗石料和雕像。那简直就像一座坍塌的龙宫,”她说,“这个海底石头城位于南中国海中西部、西沙群岛珊瑚岛西北海上,距大陆至少有500海里。”
1996年5月底的一天,从新华社“失踪”了一个月的女记者周笑雪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这位原本羸弱、娇滴滴的女孩完全变了一个人:原来的长发换成了一头假小子似的短发,面部晒得黑酸酸,瘦瘦的胳膊脱了一层皮,本来纤细的小手经太阳照晒、海水浸泡和沙子磨蹭,显得干瘪粗糙。她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起她参加的这次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新探险和发现。
1996年4月27日至5月24日,她参加了一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联合组织的一支15人的考古队,花了9万元租了一条渔船.在南中国海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航行850海里,在南中国海进行了首次水下考古。
“这是中国考古学家对西沙群岛最大的一次文物考察,我们踏遍了西沙群岛,找到了300多年前沉没海底的石料、石雕和宋、元、明、清时代的大量陶器和瓷片。”她说。
西沙群岛由40多个岛、洲、礁和沙滩组成。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中国人已发现了西沙。三国时,一条以广州为起点,经过西沙群岛直航南海,出马六甲海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开辟了出来。唐代以后,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要商品,同时,也成为沿线不幸沉船的殉葬品。
周笑雪说,他们这支考古队在他们登陆的所有的西沙岛礁上发现了陶瓷片,这些陶瓷片多为碗、罐、盘、杯或碟的残部。其中年代最早的是甘泉岛上发掘的宋代碌茶叶用的陶质研钵碎片;保存最好的是从北礁打捞的完整的元代龙泉窑青色瓷盘,盘底浮突着两条小鱼,即双鱼洗;发现数量最多的当推明清青花瓷片,仅在南沙洲岸边珊瑚砂滩上就找到数百片,包括流水舟楫图配“平桥人唤渡,撑出小舟来”诗句的明代小杯、清代青花双凤碗;绘远洋码头图案的青花碗和书有《滕王阁序》的青花罐碎片,均为沿海民间窑产品。
宋代遗物中还有带瓦状纹的陶片,考古队认为这很可能是火药罐残片。史载宋、元、明时,渔船使用投石器投射火药罐自卫。
考古队队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古运泉说,岛上采集的瓷片,与岛礁周围海域中捡到的一致,说明岛上的瓷片基本上是沉船后由于潮水作用推上岸的。由此断定,西沙海域的岛礁周围有不少的沉船。
他们这次海路探险,在不同岛礁附近海域看到了大约5条古代沉船残存的几块船板和压舱石。这些遗物大多是船遇恶劣天气触礁后被海浪拍碎留下的,主持这次水下考古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威说。他估计,在离岛较远的探水区有大量的沉船,西沙海域的古代沉船约有百条之多。
深海中的沉船应当不仅有运陶瓷往东南亚和西亚各地的,还有运香料、象牙等的回航船只,张威推测说,只是经过这么多年海水的冲刷和侵蚀,恐怕已不成船形了。
周笑雪说,他们在南中国海水下考古中,没有看到来自欧洲、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沉船或其他遗物。
这支水下考古队是从海南岛琼海潭门镇启航的。潭门镇文物管理所收藏着十余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石雕像,有文臣武将,也有观音菩萨,其中有些头部已断落。管理人员说,这些石雕是渔民在珊瑚岛附近海域打捞出来的。
在珊瑚岛西北部约5、6米深的海底,考古队找到了出石雕像的那座“坍塌的龙宫”。在一片足球场大的地方,在红、黄、白、紫、蓝的珊瑚和斑澜的热带鱼掩映下,近百件花岗岩石柱、石梁、雕花石匾和石雕像静静地躺在海底。这些石料很可能是一座大庙的建筑构件,是明末清初的东西。由于明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开始实行“海禁”,运送这些石料的船只都是私船,船体相当大,目的地是今天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带。在明末,中国出现大批移居东南亚的移民,他们在异乡发财以后往往从国内运去建筑材料修孔庙、天后娘娘庙、桃园三结义庙和关老爷庙等。我在东南亚各国考察中,看到的大部分中国古代庙宇的建筑石料大概多半是这个时期运过去的。
周笑雪说,建庙的石料散落在南中国海中的两道海沟里,这儿正是深海和浅海的交界处,浪大水急。背着氧气瓶在水中摄影的考古队员们被水流冲得几乎进一步,退两步。必须一手扒着礁石,趁浪来的时候往前冲才行。
水面上的考古队员通过摄像监视器观望海底世界。镜头就像被一根橡皮筋拉着,伸缩着缓缓地在珊瑚丛中推进。石料三两成群,但从一处到另一处有时得绕过齐人高的珊瑚礁。石料中,两三米长的方柱最为多见,也有约四米长的圆柱、六棱柱和横梁。一米长、半米宽的石匾有两块,石匾上刻有梅花和如意纹饰。
考古队员们从水中打捞出了一个观音头像。石像已呈黑色,面上有珊瑚凝结物,但慈眉善目,唇带微笑,脑后的发髻纹路清晰可辨。
周笑雪说,最令她着迷的是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甘泉岛位于西沙群岛西部,面积仅有零点三平方公里,但它也许是西沙群岛中名气最大的岛屿,因为岛上有淡水。北京的著名作家浩然在70年代中期曾出版过一本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小说《西沙儿女》,讲述的就是海南岛的渔民因不堪渔霸重压,带着一对男女少年逃到西沙甘泉岛求生的浪漫故事。
与西沙大多数的岛屿一样,甘泉岛边缘是低平的珊瑚沙滩,中部四周隆起中间下凹如盆地,隆起部位生长着西沙最典型的羊角树。但凹地上却杂草、野花丛生,更像内陆的景观,这也许和地下蕴藏较为丰富的淡水有关。但甘泉岛上为什么会有淡水,至今仍是个谜。
最早利用岛上淡水的可能是唐代的先民。1974年广东考古工作者在岛西北部沙丘上发现了一处“唐、宋时期居住遗址”,出土各种陶瓷器、铁刀、铁凿、铁锅残片等一百余件,还有当时居民吃剩抛弃的鸟骨、螺蚌壳及烧煮食物的灰炵。
周笑雪随考古人员登上甘泉岛,找到了这处遗址。昔日的沙丘已变成灌木林,作为遗址标记刻着“甘泉”字样的小树早已枝盛叶茂,当年发掘后留下的砂坑还没添满。就在离遗址不远的地方有几个口径比普通井小一半、深约一米的人工深挖的地洞,从位置看很可能是1991年中央民族学院的独臂教授王恒杰来此考察时挖的地洞。王教授在他的考察报告中说,他在甘泉岛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瓮棺、石器和网坠。
不过,考古队这次在岛上没有发现任何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但是,许多考古学家认为,那个时代有人从大陆飘流到此地并非绝不可能。近代,在遥远的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发现了由中国东海沿海的越族人创造的百越文化的有段石锛。这些地方与中国远隔重洋,除由海上传递外别无他途。说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越人已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尽管当时最高级的渡水工具也不过是独木舟和筏。国际上还有更多的考古学家提出,美洲的印地安人就是早在8000年前,从中国横渡白令海峡进入北美的。
找回中国昨日辉煌 李希光著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