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上丝路Maritim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李希光Li Xiguang
档案编号:
1月4日一早,我和中央电视台的导演戴维宇、摄影师伊惠民等人驱车来到位于马六甲的华人圣地——三保庙,谒拜郑和的灵位。
一位名叫蔡丽珠的年轻华人女士在庙门口迎候我们,她讲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她自称是18世纪中国皇帝派到马六甲的“甲必丹”(总督)的第七代直系后代。
庙门口有3块巨大的清代石碑:一是乾隆的60年“郑和祀坛功德碑记”;二是嘉庆6年“宝山亭碑记”; 是光绪17年“重修宝山亭碑记”。
三保庙门两侧有一幅金匾对联,上写着:“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在庙山东侧有一口井,叫“郑和井”,传说是郑和1405年第一次来马六甲时候修建的。郑和7次下西洋,6次在马六甲停留,都把仓库修建在这口井旁。但竖立在分旁的说明上,马来西亚官方称,这口井叫“国王井”,是公元15世纪马六甲苏丹王为他的名叫李红的中国娇妻修造的,是马来半岛上最老的一口井。
在郑和庙的后面是著名的“三宝山”,这里埋葬着成千上万名华人的遗骨,他们都是在过去几百年开发马来半岛中死去的,由于离老家太远,无法渡重洋把尸骨送回中国本土,只好葬身异国他乡。在一座不大的小山上林立着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墓碑,所有的坟墓都修得庄严肃穆。在一座高大的墓前,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雕船模,这是模仿郑和下西洋的旗舰雕塑的。这片坟地里最高大的墓是“乾隆44年,甲必丹陈公寿”的陵墓。
离开三宝山,蔡丽珠女士带我们来到位于市区的一条中国街。这条街道两旁错落着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式院落,院落内居住的是“娘惹(王帝王帝)”——中国人与马来人的混血后代。几百年前,中国男人乘船来到这里,找不到中国姑娘,只好娶当地土著族姑娘为妻。最早期的(王帝王帝)(土生华人)虽然远离中国本土,却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但在娶了马来妇女为妻、受到马来人的部分同化后,逐渐演变出一套自己的文化(尽管有些人认为“(王帝王帝)文化”仍然是100%的中华文化)。例如,以食物而言,食物是华族与马来族食品烹调的结合体;以服饰而言,男性穿的是华人传统服装,女性则穿马来人的株班让或沙笼卡容雅。
蔡丽珠女士说,早期的(王帝)(王帝)除了注重中华传统,还设法将儿子送回中国受教育。后来的几代也聘请华人做家庭教师,学中文书法,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使得他们在家里虽然口操马来话,但也没停止使用华语。
不过,19世纪起,土生华人迅速吸收西方思想与生活习惯,纷纷送子女入英文学校接受纯英文教育,这使得他们比中国来的移民更受英国殖民当局的器重,而且也能较轻易地找到一份公职,过着既轻松又安定的生活。他们因过惯了舒适的生活而较少创业精神,贸易海运逐渐操纵在中国移民手里。更严重的是,这导致他们只能讲一种挟柔了马来话、福建话与英语的马来话及英语。
马六甲市中心有一条街叫“庙堂街”,这里有马来西亚半岛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寺庙——青云亭,但青云亭创建的日期至今难以确认。根据庙内碑文资料,青云亭由马六甲第一任甲必丹郑芳扬于1673年所建。为了纪念这位倡建人,庙内供奉郑氏的庙主牌,上书“大明甲必丹郑公”。
青云亭的建筑结构具有中国古老的艺术性,表现装饰的手法为雕、塑、彩、贴、写、画7等种,各有不同的匠师负责。青云亭占地近5万平方英尺,庙宇雄伟庄严,大殿正座供奉观音,左右为关帝和天后圣母神座。殿堂四周为庭院,偏殿祀各种神像和孔子。庙前进门处傍碑亭有两块石碑,这是青云亭最古的碑文,立于1685年的“甲必丹李公济博懋勋颂得碑”。庙内的许多碑铭、匾额及神主牌都是研究早期马来半岛华人海运的珍贵史料。早期的青云亭也是华人社会的政务、法庭、宗教中心。那时,每当华人有难以解决的纠纷都告到青云亭去,由甲必丹秉公审判。
今天的青云亭已不再是华人社会的最高领导机关,只成了一个纯粹的庙宇了。
找回中国昨日辉煌 李希光著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