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漠丝路Desert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李希光Li Xiguang
档案编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这首唐诗描写的是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远征的战士白天登临山地高处警惕地观察着战争的烽烟与燧火,黄昏时候才能在车师的交河城边让战马歇息痛饮甘泉;战士们带着做饭和报警的铜锅行进在那风沙弥漫的道路上,送行乌孙公主的侍从乐队用琵琶弹奏出了许多悲欢的往事。
离开高昌城,我们驱车来到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处的交河古城。相传汉代张赛出使西域、13世纪马可·波罗东方之旅、唐僧玄奘前往印度的途中曾在交河停留。
走进交河古城,考察队员们被呈现在眼前这座荒无人烟的完整古城惊呆了:一座建在一个柳叶型的河心岛上的城市,四周崖岸壁立,被一条30米深的河谷所环绕,当年城内的官署衙门、寺院、佛塔、军营、坊区街道、居民住宅等都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封闭在高墙后面迷宫似的深院以及院内的窖藏、水井,曲径通幽的小径,见到这些,都让人情不自禁地要去其中探寻。
在汉代史籍中,最早提到交河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交河最早是车师前王国的都城。考古发现证明,车师人建国最迟在战国后期,因此交河古城距今大约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之名盖源于此。在地理位置上,交河城处于火焰山和盐山交界处,是军事要隘和经济贸易的必由之地。经天山阿拉沟、白杨沟、石窑子沟等处,由达扳进入吐鲁番盆地的铁骑,穿越这一豁口,就可方便地到达盆地中的片片绿洲。从盆地中心的故城,北入吉木萨尔地区的北庭,或西北深入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乌鲁木齐、于尔都斯草原、伊犁河谷,经过交河古城所在的火焰山、盐山豁口,都是极为便捷的通道。交河故城的位置,有利于加强盆地的军事防卫,保障高昌西、北方向的安全。同时,交河又是发展经济贸易的中间站和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枢纽。当年吐鲁番地区通达焉耆盆地的“银山道”和前往乌鲁木齐地区的“白水涧道”以及北抵吉木萨尔地区的“金岭道”等,都必须经过交河,因此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城所在的土岗南北长1740米,东西宽300米。土岗周围峭壁如削,高出河床30米。出人古城的门有两处,一在土岗的西南角,俗称“南门”;一在中部东侧,俗称“东门"。南门因历代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几乎荡然无存。在东门,劈岩而成的通道宽达5米。入门后约20米,门道左右有放哨的岗楼哨所。岗楼上的防御设施-如当年。
不论从南门,还是从东门人城,都有路与贯穿全城南北的主道及东西大道相连。这三条干线联系着城内几乎全部的建筑遗迹,但是城内绝大多数建筑物,都被封闭在高大厚实的墙内,并不能直接与干道相通。与干道相通的是一条条巷道,从小巷入口处,可以见到纵横的小巷通向座座宅院。这种形式与中原地区的城市住户不得临街开门的城市格局颇为相似。交河城内的街坊组织也可以找到唐代长安街坊制度的影子。从南门入城,沿南北主干道北行,到达城市中心,正对大道,有一处高达10余米夯土台基的佛塔,游人登临其上,全城景物尽收眼底。
近百年来,交河古城附近的农民,年复一年地用毛驴车把遗址的浮土连同文物拉运到农田作肥料。近代西方探险家又多次到这座荒城挖宝。今天,这座古堡式城市仍然面临着来自自然和游客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人类伟大遗产,举世瞩目的交河古城保护工程巳经揭开序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在现场工作的中日专家学者希望把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戈壁荒城建成世界著名的古代城市博物馆。
爬到交河古城上,感到一阵阵强风的袭击,发现这座荒城的庭院和街道正逐渐被流沙填满。据了解,交河眼前最严重和急迫的威胁是四周的崖壁面临不断倒塌的危险,被河水逐渐侵蚀掉。此外,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和车辆到这里,把噪音、震动及污染威胁留给古城。
目前,中日两国考古、建筑、测绘、人类、历史、水文等方面的专家目前正在交河占城内谨小慎微地进行考察、发掘和维修工作,以延续这座古城堡的“生命期”。
在这个中国迄今最大的古迹保护国际合作项目中,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把被沙土埋没的城门、房屋、街道清理出来,把房屋地板和街道铺上砖、对街道两旁的墙壁进行加固,同时在崖边、古井、有坍塌危险的洞窟处建立禁游区。
交河古城历经了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城内能够确认的寺庙达30多处,另有一个由101座大小佛塔组成、气势壮观的塔林。它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好的生土建筑塔群。中央的一座大佛塔摹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刚佛塔。为展现这一时期风貌,专家们已开始了西北佛寺的重建工作。重建后的佛寺有山门、殿堂僧房、庭院和隋唐时期风格的塑像和壁画。
新疆文化厅副厅长、交河工程中方负责人解耀华说交河城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为了搞清交河的真实面貌,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对交河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古调查,并已取得了一些意外的发现。
交河位于高高的土岛之上,河水取给不便,城内居民用水主要取之于水井。初步调查显示,全城有水井300多眼,井径大多为1米,井壁多存提水索磨擦而成的凹槽。在大佛寺前,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一口古井,深27米,见到了清澈的洁水。经化验,古井水未遭污染,水质很好,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专家们说,他们将在庙门前广场设立用这口两千年的古井水泡制的茶水供游人品尝。
考古人员在掏挖城南的一口古井时,在井深10米外发现一个地下通道。有的专家猜测,这个地道是两千年前车师前国的防御工程,当年车师前国国王可能是从这个地道突围出去的。
在西北佛寺院内,考古学家亦发现一口古井。在掏挖到8米处时,掏出两具女性尸骨,从牙齿判断,她们是20多岁的女子。这两位女子胳膊被砍断,头部和腿部都受有重伤。她们是如何死的?为何被埋藏在佛寺的井里?一位考古学家推断,她们也许是被庙里的和尚奸淫后,和尚怕被发现,才下此毒手。
交河是否建有西门,人们一直没有搞清。这次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城的西侧门,该门是古城的一个便门,易守难攻,可能是与城防有关的具有军事性质的设施。
在正对西仙门的崖壁上发现一群长达15000米的悬在崖壁上的崖墓,墓室凿入崖体,外口用孵石泥封。崖墓在古城中尚属首次发现。在沟西的崖体上,有上千座崖墓和一处千佛洞。新疆考古学家发掘了两座古车师人的墓葬,其规模之大、殉马之多,在世界上不多见。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官署区西北角发现了几百个婴儿墓,时代属10至14世纪。为什么将这么多的死亡婴儿埋葬于此,尚属一谜。有人认为,这是当时的国王灭亡前,怕自己的后代落人异族手中,自己将其子女杀害的。但更多的专家说,死婴如此之多,不像是杀死的,可能是当时这里发生了一场瘟疫。
此外,考古人员在城外还发现一大片墓葬区,新疆考古所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今年10月将联合对这个墓区进行考古调查。
在这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佛寺院内的古井中掏挖出陶、金、铜、铁、骨、木器、钱币等物。其中陶器残片15个装麻袋,钱币为唐代开元通宝,此外还有金戒指、鉴金装饰品等。
在交河古城的西北角,发现了一个地下寺院。寺院为穹顶建筑,僧人的生活用房与寺院通达,均在地下。考古学家在佛寺内除了发现493块泥塑残块外,还出土一完整的佛头,脸上有金箔。寺庙内出土文物中还有壁画、古代回纥文残片、汉文文书、回纥文陶片、印有梵文和古藏文的泥脱佛塔、泥塑佛头以及4脚座铜佛、铜器多件,其中一件工艺精巧的银棺内盛舍利,这种埋舍利的做法在西域佛教文化史上算一项重大发现,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回纥人信仰的也是佛教。
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部分城墙。古城西崖边上的城墙保存较好,这一发现为证明交河古城确有城墙提供了依据。
交河城内拥有房屋数以千计,但是,所有房屋的屋顶都早已坍塌了。无论是维修或重建交河古城,必须首先弄清楚屋顶的形状,是圆顶?平顶?拱型屋顶?还是瓦顶?在交河土城上,可以捡到少量的瓦片。但专家认为,出土瓦的数量太少,不可能覆盖整个城的屋顶,它们仅仅是用在房檐处,具有装饰意义。
考古学家刘洪亮说,中原起脊的瓦房主要解决防雨问题,吐鲁番降雨少,风沙大,主要解决防风沙问题。用草泥抹平的平顶、拱顶或圆顶可大大减少风的阻力,这可能是瓦顶在交河无法立足的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蒙古及朝鲜代表武井士魂说,该组织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国内外专家在北京开会,试图揭开交河古城屋顶之谜。并最后决定西北佛寺的复原将采用什么形状的屋顶。
找回中国昨日辉煌 李希光著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