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草原丝路Steppe Route
类别:日志Diary
提供者:李希光Li Xiguang
档案编号:
我们在荒凉寂寞的帕米尔高原沿着当年玄奘的足迹走了一个星期。这些天来,大家真是遭够了罪。我们经常是夜里一点多钟到达营地——一家昏暗、没有热水、没有啤酒,到处是老鼠、蚊虫和蟑螂的破旧旅店,然后卸车,简单地吃口饭。吃完饭,身体疲倦得连刷牙、洗脸和洗脚的时间和力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洗澡了。天一黑,蚊子满处飞,有时,一张口打个哈欠,嘴巴里就会吸进几个小虫。半夜,当你刚合上眼,就听见老鼠爬上那嘎吱嘎吱响的床头跟你捣乱。最让我难熬的是,身上的脏衣服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换洗。我的旅行袋里装的几条脏裤子和袜子发出了难闻的酸臭味,我只好“割爱”,把它们扔掉。第二天天不亮,又开始打点行李,重新装车。早餐吃一块壤(大饼)、夹几根大葱、抹点奶酪,再喝一杯凉水,又去赶路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荒无人烟的小道上,我竟然找到了1000多年前中国年轻女子不惜长途跋涉,往嫁西域的“重要线索”。
5月16日,出了铁门和雪山.我们来到了位于南乌兹别克的“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城市”——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粟特国的都城。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攻占撤马尔罕城,屠杀120000人。公元8世纪,粟特城及其王宫毁于阿拉伯人的战火。中国的《隋书》和《大唐西域记》对粟特城有详细记载,1995年[NSM按:应为1965年]以来,考古学家对这一古城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发掘和清理,使30多间埋没在泥土残砾中的宫殿重见[NSM按:原作“建”]天日。由于这座城池首次向外国记者开放,当地政府要求我们每位携带相机的外国记者付200美元,方可入内。
在撒马尔罕东北郊,我爬上世界最古的城墙——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康国故都——阿夫拉西阿卜城的城墙,这里是撒马尔罕的旧城。当年,当成吉思汗攻入这座城池时,这座城被彻底毁坏和遗弃。城内宫殿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彩色壁画,描绘了公元7世纪康国王宫生活的场面。宫殿的西墙壁画表现的是康国国王会见各国使节的情景,其中有身穿唐服的中国使节和高丽使节向粟特王献丝绸、唐朝公主乘坐龙头船外嫁等场面。撒马尔罕博物馆内陈列的当地古代货币中,有唐代的“开元通宝”,也有当时仿制的大小两种唐式铜钱,即圆形外廓,力形穿孔的钱币,有的正面为汉字“开元通宝”,背面为粟特文字,似乎唐朝的钱币在这里是通行的货币。由于粟特地处欧亚交通枢纽,唐朝时[NSM按:原作“市”],当地还大量发行过中国式的圆形方孔铜钱。在撒马尔罕,考察队发掘出两块隋唐铜镜,一块铜镜上有12生肖,另一块已破损,刻有辨认不清的汉字,此外,在一个古代马厩遗址里,还发现成套的中国乐器。在吉尔吉斯,发现了一块三国时代由蜀国传来的铜镜,在费尔干纳谷地发现公元1世纪的中国钱币。
我们是从撒马尔罕东门入故城的。东门被当地人称为“中国门”。唐代僧人玄奘到这里访问时记载:“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国,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今天,仍清楚辨别出二层城墙,两墙之间有战壕。当地人称其内城之东门为“中国门”究其原因,玄奘和元代的长春真人都是从这个门入城见该国君主的。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13世纪初,年逾古稀的长春真人丘处机从山东崂山出发,历尽千辛万苦、穿越沙漠雪山后,从“中国门”入撒马尔罕,见到了威振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向他传授道教。在“中国门”旁,发掘出了一条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道路。
在一号殿内,我惊讶地看到了一幅描绘中国唐代公主和使节出使粟特的大型多彩壁画。
色彩绚丽的壁画敷抹在这间120平米的宫殿四周泥墙上。北墙描绘的是一位神态端详的中国公主在身着唐代服装宫女的簇拥下,乘坐中国龙头船前往西方;南墙描绘的是在白仙鹤的伴随下,唐朝公主骑着白象出使西方;在西墙的中央部位,描绘的是五位着唐代头饰和服装的中国使节率领40位各国使臣(其中两位羽冠白袍黄靴者为高丽使节)向粟特王奉献礼品。中国来使手中捧的礼品有红、白丝绸和食品等。
这些创作于公元690年的壁画其价值可以同西安章怀太子墓中的《客使图》媲美,是汉唐中国利用女人(和亲)联络中亚游牧民族感情的真实写照。汉代细君往嫁乌孙王,作有《黄鹄歌》,成为千古绝唱;王昭君自愿出塞,嫁单于,从胡俗,留下千古佳话。但至于我们看到的粟特壁画上的中国公主是唐代的那位公主?这幅画是否出自中国工匠之手?这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的撒马尔罕城是公元14世纪由拐子铁木耳重建的。城内的居民是讲波斯语系的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居住在城外。进撒马尔罕就看到繁华的商业大道和商道两旁无数的店铺。这座城市今天共有4个巴扎。这些街道、店铺和巴扎早在铁木耳时代就存在了。被称作“巴扎"的露天贸易市场是粟特古国当年交换来自中国、欧洲和阿拉伯商品的最重要的方式。在每个巴扎上,都有好几家茶馆。这些茶馆多为穆斯林式建筑,有的为露天茶馆。人们围坐在一张看上去像双人床似的长方桌,桌子上摆着各式荼点。当地陪同介绍说,在乌兹别克斯坦,每一个村庄都有茶馆,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
撒马尔罕对西方最大的影响是,在唐代,当中国军队在石国(今塔什干)被阿拉伯人击败后,阿拉伯人俘虏了大批中国军人,关在撒马尔罕当工匠。这些中国人中有一些懂得造纸术,他们把造纸技术教给了阿拉伯人。不久,欧洲人就从撒马尔罕学到了中国的造纸技术。
撒马尔罕最壮观的建筑是完工于1404年的大清真寺,也可能是整个中亚最壮观的建筑,这是一个三面封闭的大广场,像蓝天一样青的琉璃瓦镶嵌了整个屋顶,砌成了伊斯兰世界最杰出的建筑杰作。这座清真寺是在铁木耳远征时,他的爱妻为让他凯旋归来看到一个惊人的礼物,请了一个年轻的建筑师设计了这座清真寺。爱妻与年轻的建筑师发生了暧昧的关系,当铁木耳凯旋归来时,发现爱妻的面颊上有一个吻印。铁木耳大怒,追问是谁所为。铁木耳听完妻子的解释,不容分说,命令把建筑师处死,并将妻子永久地关在大清真寺里。妻子在清真寺里日夜哭泣,自此,大清真寺就跟这个美人一样,壮丽的建筑开始自损和凋零。
拐子铁木耳1405年在远征中国时,病死在帕米尔高原。他死后,他的孙子兀鲁伯在撒马尔罕修建了一座天文台。在当时还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下,兀鲁伯完全靠目测,编制了一幅天文图,图上标出了1018颗恒星,并按不同的星座分类。由于兀鲁伯说了句“知识的出现,预示着宗教的终结”,当地的伊斯兰教势力对他修建这座天文台很不满意。1449年,撒马尔罕伊斯兰教领袖命令他去麦加朝圣,途中,他被秘密砍头处死。
离开撒马尔罕的头天晚上,撒马尔罕地委书记为我们钱行。他祝词说:“撒马尔罕这块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土地,几千年来,吸引了罗马、希腊、中国和印度的商人。她不仅是中亚的首都,也是世界文化的首都。在这儿发现了来自中国、希腊、埃及和印度的文化和宗教,说明还座城市容纳了各种文化,甚至信仰相互冲突的人们也能够在这里和睦相处。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中亚最大的工业、文化、科学和教育中心。”
找回中国昨日辉煌 李希光著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10